書摘/前女主播詹慶齡霸氣不播新聞沒在怕 新身分曝光介紹12家獨立書店

資深記者鍾志鵬/臺北報導

▲前女主播詹慶齡新身分曝光,介紹全臺12家獨立書店,大力推廣1件事「閱讀」。(圖/發光體文化提供))

請繼續往下閱讀….

前新聞台當家女主播詹慶齡離開播報台10年之後,已轉換身分在大學新聞系教書,也主持網路節目《名人書房》推廣閱讀,盼更多人多讀書,不要成為意識碎片人。在最新著作《旅讀的理由》中,她走過全台山海城市,推薦北中南12家獨立書店,希望這些在地、有文化特色的地方,能成為在混亂大環境中,你我心情可以安穩、沉澱的地方。更重要的是,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人」。

▲前女主播詹慶齡新身分曝光,介紹全臺12家獨立書店,大力推廣1件事「閱讀」。(圖/記者鍾志鵬攝影)

走進書房與更好的自己「久別重逢」 女主播換個身分成書的主持人

一個城市沒了文化就等於沒了靈魂。而書店就像是文化的總和之地,透過人與一本本書的相遇,彼此的靈魂在安靜的空間中對話,交織出新的生命樂章。

詹慶齡離開主播台之後,在閱讀裡重新出發,《名人書房》訪問作者自己也成為作者,也走到全臺灣各地旅讀走訪各地各自綻放的獨立書店。在5月的夏夜晚風中舉辦介紹臺灣獨立書店的島讀臺灣系列2《旅讀的理由》新書發表會,過去的長官同事現身相挺。

在過於喧囂的孤獨裡書 書或許是最沉靜、最深情的陪伴者

詹慶齡說:走進書店,有時不是刻意尋找,而是剛剛好,那本書,像熟悉的老友,在擁擠人世中對我招手。直接觸動讀者心中最柔軟的角落,讓人與書、與更好的自己「久別重逢」。每一家書店與老闆都有自己、很有個性的故事。

期待每一個人在混亂的大時代中,都要找時間能讓自己…

走進獨立書店,讓心穩住與沉澱。

走進獨立書店,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旅讀的理由之「見書店」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仁二路236號

特色:基隆港邊與海為鄰的文化據點

詹慶齡:一間書店,想讓人看見什麼?把提問當標題,「見書店」三個字直接了當又富含寓意。

位處基隆港邊,「見書店」得天獨厚呼吸海洋,門口「See to Sea Bookafe」看板字樣巧用英文諧音,明確標示:這是一間可以望見海洋,啜飲一杯咖啡伴書香的閱讀天地。然而,第一次登門拜訪,它與我的想像略有出入,跟海洋密不可分,卻不全然都是藍色大海的傳說。

▲前女主播詹慶齡新身分曝光,介紹全臺12家獨立書店,大力推廣1件事「閱讀」。(圖/發光體文化提供)

標榜在地,選書也不僅限基隆地方文史,相反地,小書店海納百川頗具氣魄,各種類型應有盡有,至於預期中的海洋主題、彰顯地方精神的選書與刊物,扮演低調主角盤據大門右側,位置有利卻不過度張揚,老闆娘雅萍爽朗地說「書店有它自己的個性,根本不是我左右得了的。」她不否認,剛開始的確想為書店定調,但一段時日之後,發現書店的樣貌其實是由顧客所塑造,主題有其存在之必要,但毋須排擠其他「每個進來的人,有他自己的需求,我們是市區的書店,也是社區的書店,必須要讓進來的人,找得到他想要的書。」

「客座店長計畫」讓書店成為文化對話的舞臺

店主人靈活開放,一如他成長的這座海洋城市,雅萍是土生土長的基隆子弟,自小浸染海洋文化,性格開朗眼界遼闊,做為書店的靈魂人物,自然環境養成的人格特質,為本屬靜謐的閱讀空間帶來獨特的歡快氛圍,初次相見,熱情的雅萍話匣子打開便幽了自己一默「我很喜歡搭訕!」此話一出,現場笑聲噴發,人際距離瞬間拉近,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五湖四海運用得當,朋友就來了。

▲前女主播詹慶齡新身分曝光,介紹全臺12家獨立書店,大力推廣1件事「閱讀」。(圖/發光體文化提供)

旅讀的理由之「藍城書店」

地址:南投縣埔里鎮藍城5巷4號

特色:擁有國際視野庄頭書店

詹慶齡:埔里鄉間有家洋派的獨立書店,名叫「籃城書房」。

鄉間?洋派?是的,別讓僵固思維限制你的想像。「籃城書房」位於南投縣埔里鎮籃城里,這裡是個小農村,書店距農田不過幾步之遙,甚至直接以村落命名,確是鄉間一書店無誤;至於洋派則是我個人的淺白形容,整間書店無論設計氛圍、選書選品、餐點酒類、乃至主人的背景作風都很歐美,除了「洋」,還真找不到第二個更簡單貼切的用字了。

種一間國際化書店在本地農村,並漸次延展出住宿、餐飲、美術館,使之成為一處在自然裡讀書、人文中生活的愜意所在,這麼有趣的概念,出自一顆超強大腦,他就是人稱「嘿媽」的語言學家羅麗蓓教授。

▲前女主播詹慶齡新身分曝光,介紹全臺12家獨立書店,大力推廣1件事「閱讀」。(圖/發光體文化提供)

閱讀即生活,分享幸福的產業

學者別名「嘿媽」?怎麼樣,再次顛覆想像吧!其實嘿媽一點也不黑,這個奇妙稱謂起自當年念小學五年級的兒子,國外成長的孩子口音難免有點「洋腔洋調」,某日下課與其他小朋友在書店裡做功課、玩耍,看見媽媽進門,隨口招呼了聲「Hey, Mom!」竟逗得身邊玩伴大為興奮,連聲喊著「嘿媽來了啦!嘿媽來了啦!」從此,嘿媽之名不脛而走,籃城鄉親從老至幼全喚他嘿媽,順口親切零距離,當事人更是十分滿意這個別稱「我很喜歡這個啊,所有人都叫嘿媽,不然的話,那個老師很奇怪,做什麼地方創生?而且還占人家便宜,85歲也叫我嘿媽!」

講話語速超快,一心可以八用的嘿媽就是這麼直率可愛,除了學問高深,沒半點學究味,他旅居德國十多年,念完碩士拿博士,回國後到南投暨南大學任教,埔里盆地清晨霧氣繚繞,氤氳詩意像極了記憶裡的多瑙河畔,而籃城這個小村莊安靜舒適,悠閒氣息宛如從前國外的住處社區,在此打造理想的生活環境,再適合不過了,「籃城書房」就是嘿媽熟悉的美好日常之具體實踐,一個可以好好讀書,舒心生活的地方。

▲前女主播詹慶齡新身分曝光,介紹全臺12家獨立書店,大力推廣推廣這1件事。(圖/發光體文化提供)

▲前女主播詹慶齡新身分曝光,介紹全臺12家獨立書店,大力推廣1件事「閱讀」。(圖/發光體文化提供)

旅讀的理由之「有河書店」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東華街二段380號1樓

標題:影評人的老字號書店重新出發2.0版     

詹慶齡:提及台灣的「獨立書店」,絕不可能忽略「有河」。

初聞「有河」大名,它還座落淡水河畔,面山臨河,名符其實的有何,這間「有河」一代店,由影評人686與詩人隱匿共同經營,頗有文化名聲,據江湖傳言是「台灣第一家獨立書店」,對此恭維,老闆686本人倒是態度保留,直說「其實在我們之前,早就有獨立書店,只是沒這樣叫它而已。」

▲前女主播詹慶齡新身分曝光,介紹全臺12家獨立書店,大力推廣1件事「閱讀」。(圖/發光體文化提供)

那麼他的書店何以會被冠上這樣一個新潮名詞呢?事情發生在2006那一年,永和誕生了一間特別的「小小書房」,無獨有偶,淡水「有河book」緊接著在三四個月後開張,同一年份北台灣先後冒出兩家風貌不同於傳統的書店,時間點與地域上的巧合,讓敏感的媒體嗅到一絲不尋常氣息,直覺書業將發生某種變革,以產業趨勢觀點定調,在報導中稱這類新型態的個人書店為「獨立書店」,從此,這個由媒體創造的名詞日益普及,形成一種簡單對比,相對於門市複數連鎖經營的書店,凡別無分號只此一家的書店,就成為廣義的「獨立書店」了。

詩意與情感交織的有河書店2.0

686回憶,有幸結識大名鼎鼎的詩人周夢蝶是許多年前的事了,當時「有河book」已經闖出名號,尤以詩集齊全質精量多著稱,眾所周知店主之一是詩人隱匿,書店少不了詩壇文友往來交流,他們首次得見周夢蝶正是詩友引薦,年輕朋友帶著傳說中的大詩人前來書店。主人興奮不已,曾居住在淡水的周夢蝶,對這間賣詩集的書店亦多所讚賞,原以為一次相見已是人生至福,沒想到更大的驚喜還在後頭。周公竟為這對忘年小友的書店寫了一幅字,獨自一人專程送到淡水,老闆憶述「我們當時剛好有個活動,一個年輕詩人的分享會,正要開始,突然進來一個人居然是周公,每個人都驚呆。」接著,在眾人還來不及反應的一陣錯愕中,周夢蝶將字畫交給主人,便轉身下樓離去,輕輕地來,輕輕地走,不帶走一片雲彩。

▲「有河book」大大感恩詩人周夢蝶親送字畫提攜之情。(圖/明星咖啡館提供)

▲前女主播詹慶齡新身分曝光,介紹全臺12家獨立書店,大力推廣1件事「閱讀」。(圖/發光體文化提供)

本文撰寫與摘自發光體文化出版之《旅讀的理由》

 ▲前女主播詹慶齡新身分曝光,介紹全臺12家獨立書店,大力推廣1件事「閱讀」。(圖/發光體文化提供)

詹慶齡 李濤 李豔秋 書摘 鍾志鵬 見書店 藍城書店 有河書屋 馬玉山 莊開文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