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幕後/新任美籍教宗「良十四世」69年人生揭密 家人曝:是白襪隊迷

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天主教會歷史性一刻來了!69歲的美國籍樞機主教普瑞弗斯特(Robert Prevost)5月8日當選為全球14億羅馬天主教徒的領袖,成為天主教第265任教宗,他也是首位來自美國的教宗,並且選擇了「良十四世」(Leo XIV)作為他的教宗名號。「願你們平安。」良十四世首度以教宗身分在聖伯多祿大殿主陽台發表談話,他穿戴上紅色披肩,媒體解讀,這也象徵在某種程度上將把教會帶往較為傳統的路線。

請繼續往下閱讀….

▲良十四世成為首位美國籍教宗。(圖/翻攝自《時代雜誌》的X平台)

回顧教宗選舉 最長曾歷經將近3年

這次教宗選舉過程相當迅速,只花了兩天、四輪投票就達成共識;這也是自1900年以來,第五次教宗在兩天內選出;前任教宗方濟各也是在兩天內選出。根據教會歷史記錄,最長的一次教宗選舉拖了將近3年,最後在1271年選出了額我略十世;最短的一次則是在1939年選出庇護十二世,僅投3輪。

為何選出一位美國教宗意義重大?

美國一直被視為地緣政治強權,教宗這個角色則是精神領袖,過去總被認為兩者身份衝突,因此選出美國人擔任教宗一直像是個禁忌。但這次普瑞弗斯特勝出,象徵羅馬天主教正試圖在保守與進步之間找尋平衡,修補撕裂的教會。

這位新任教宗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美國人。他雖出生於芝加哥,但人生僅1/3歲月在美國,早年即赴秘魯擔任傳教士長達20年,是奧斯定會(Augustinians)會士,還曾擔任秘魯西北部奇克拉約(Chiclayo)主教,2015年取得秘魯國籍,因此擁有了美國與秘魯雙重國籍。2023年他受方濟各召見進入梵蒂岡,接掌主教任命部門,這是羅馬教廷最具影響力的機構之一,此職也讓他與全球教會領袖建立了廣泛的人脈網。分析指出這樣的背景,很可能就是幫助普瑞弗斯特順利獲得教宗選舉所需的三分之二多數支持主因。

▲此次教宗選舉過程相當迅速,只花了兩天、四輪投票就達成共識。(圖/翻攝自X平台 @VanticanNews)

為何選「良」這個名字? 背後藏社會改革訊號

普瑞弗斯特選擇的聖名「良十四世」,也是一大看點,他向十九世紀末的教宗良十三世致敬。當時的良十三世被視為推動教會走入現代社會的代表人物,他於1878至1903年間在位,是一位在當時被視為進步派的教宗,致力於讓教會與現代社會和解,並被譽為天主教社會教義之父,其最具代表性的通諭《新事通諭》(Rerum Novarum)即深具影響力。對此,也顯示出良十四世可能將社會公義與勞工議題作為施政核心。

新任教宗從小到大的故事也很精彩

新教宗「良十四世」從小在芝加哥長大,父親是工人階級出身,家庭虔誠。他年輕時曾念數學系,後轉而投入神學與教會法研究,成為神職人員後遠赴秘魯教書、服務基層社群,深受當地信徒愛戴。

對芝加哥人來說,「良十四世」被選為新任教宗,這件事對芝加哥來說更具重要意義,因為新教宗正是他們的「自己人」。新任教宗普瑞弗斯特出生於芝加哥,儘管大部分人生都在海外度過,幼時成長於市南的郊區,就讀於芝加哥南區的天主教教會與學校。然而,在週四(8日)教宗人選正式宣布前,其實他在芝加哥幾乎鮮為人知。

老同學也肯定良十四世品格

新教宗普瑞弗斯特的同學雷霍沃爾特(Wes Rehwoldt),兩人曾一同就讀聖奧斯定神學高中與維拉諾瓦大學(Villanova University),他說自己原本以為芝加哥媒體誇大了這位老同學被選中的機會,直到自己在電視上聽到了熟悉的名字。

「我哭了」69歲的雷霍沃爾特說。「我們真的覺得這種事不太可能發生,直到宣布那一刻,他們說出『羅伯特·普瑞弗斯特』,接下來我什麼都聽不到了。」

家人親自透露 教宗是白襪迷

而芝加哥人們也立刻開始查找起良十四世與這座大城市的淵源。讓不少人關心的是,他到底是白襪隊還是小熊隊球迷?雖然小熊迷與白襪迷之間的界線並不總是那麼清楚,但一般而言,北芝加哥(North Side)居民多半支持小熊隊,因為瑞格利球場(Wrigley Field)位於該區;而雙方的球迷們似乎一開始也都試圖將這位新任教宗納入到自己陣營。

小熊隊的發言人最初表示,無法證實教宗是否是小熊迷,並轉達小熊隊執行主席瑞基茲(Tom Ricketts)的聲明,向新任教宗表達誠摯歡迎。瑞基茲表示:「我們不只歡迎教宗良十四蒞臨瑞格利球場,他還可以來唱〈帶我進入球場〉(Take Me Out to the Ball Game)。畢竟教宗保祿六世(Pope Paul VI)曾於1965年在洋基體育場發表『投手丘講道』(Sermon on the Mound),我們也誠摯邀請教宗來我們這個『友善球場』(Friendly Confines)做同樣的事。」到了當天下午,瑞格利球場的電子看板便顯示:「新任教宗是小熊迷。」

但在芝加哥郊區,教宗的兄弟約翰・普瑞弗斯特(John Prevost)接受多年來轉播小熊比賽、在芝加哥以外也建立大量粉絲的WGN電視台訪問時,則澄清了事實。「他從來、絕對不是小熊迷」約翰・普瑞弗斯特說。「我不知道那個說法從哪來的,他一直都是白襪迷。」

▲川普親自發文祝賀良十四世。(圖/翻攝自白宮官方X平台 @WhiteHouse)

「平易近人」的教宗 延續改革與扮演橋梁角色

良十四世在就任演說中,用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呼籲:「要建立橋樑、進行對話、團結眾人成為一個子民。」他提及「正義、和平與慈愛」,展現延續前任教宗方濟各的意圖,也被外界視為「改革但不激進」的折衷選擇。

事實上,良十四世的許多觀點與方濟各如出一轍,例如支持環境保護、推動教會去中心化,也反對移民政策的極端化。據報導,他曾在社群平台上批評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對移民的立場;也曾轉發批判川普政府驅逐中南美移民的文章。

對重大議題的立場? 保守中帶進步

不過,良十四世在某些議題上仍顯保守。2012年他在一場演說中提到,不應過度同情與福音相違的價值觀,點名批評同性生活方式與由同性伴侶與其收養子女組成的另類家庭;而在是否開放女性執事上,他也持保留態度。這樣的立場顯示,他雖非保守派代表,但也不會走得太前面。

美政壇與信徒齊聲祝賀

對於有史以來第一位由美國人擔任的教宗,川普總統不忘在自家媒體Truth Social上發文祝賀:「多麼令人振奮,對我們國家而言是莫大的榮耀,我期待與良十四世會面!」

前總統歐巴馬夫婦也發文指出:「今天是美國歷史性的一天,我們將為他(良十四世)祈禱,願他能引領眾人,成為所有信仰者的榜樣。」

梵蒂岡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冒出白煙約一小時後,由執事級首席樞機曼貝蒂(Dominique Mamberti)在陽台宣布:「我們有教宗了!」信徒們揮舞美國國旗,許多人更是激動到落淚。「我們從沒想過會有美國人當教宗,簡直像中樂透一樣!」來自哥倫比亞移民家庭的美籍青年桑契斯說。

如今,良十四世站上聖伯多祿寶座,正值全球戰爭、信仰轉變與教會改革交錯的動盪時期,不少人也期待能為全球帶來更多正面影響力。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

一鍵看世界 川普 美國 天主教 教宗 方濟各 羅馬 普瑞弗斯特 歐巴馬 芝加哥 良十四世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