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東、力、毒、机」罕見姓見過嗎?居然聚集在高雄這一區 原因曝光
記者洪正達/高雄報導
▲「橫山宋江陣」在當時抵禦外侮的的背景下誕生,同時內門也是全台罕見姓密度最高的地區。(圖/翻攝《內門紫竹寺》官網)
高雄內門區由於族群多元,更出現了許多罕見的姓氏,包含一般人不會想到的買、東、力、毒、机等姓氏幾乎都聚集在這裡,相傳典故是平埔族西拉雅族新港社頭目大里撓於清領時期協助平亂有關,只不過後來大里撓過世後,墓碑一度遭盜賣,但後來幾經輾轉又回到原來的目的,在當地富有傳奇性。
據史料指出,內門、旗山古名叫做《羅漢門》,而在清領時期更分為《羅漢內門》以及《羅漢外門》等區域,而羅漢內門指的就是在二仁溪上游的,如今的內門區,羅漢外門則是現今的旗山區;那麼為何取名叫《羅漢門》?相傳該地名由原住民語直接口譯而來,且當地最早的原住民為魯凱族或拉阿魯哇族,直到康熙四十年間,也就是在西元1700年左右,漢人接著平埔族之後進入羅漢門地區開墾,當時的重心為現今的中埔、觀音亭等區域。
此外,羅漢門地區過去曾發生大家耳熟能詳的朱一貴、林爽文事件,被當時的清廷認為是反動分子窩藏的地點,於是到了乾隆三十三年,也就是西元1768年左右,南部又發生「黃教之亂」,當時乾隆皇帝就派遣水師提督吳必達抵台平亂,於是清朝軍隊在西拉雅新港社頭目大里撓、大里觀、机振芳等人協助下成功進入山區剿匪,只不過當時軍隊進入羅漢門烏山腳三重埔一帶時(如今的內門區三平里),台灣知府鄒應元要求「番丁」構築防禦工事、開墾等,地點大約在現今的內門區偏北一帶。
後來大里撓協助清廷剿匪有功,乾隆皇帝也賜姓「戴」,還給他升官加爵封為六品官,大里撓於是在功成名就後帶著族人遷往內門區三平里一帶定居,並劃分成三十三區;為了抵禦外侮因此也誕生了橫山宋江陣。後來有族人也請求賜姓,於是便誕生了力、机、姬、卯、候、毒、蘭、藍、東等特殊姓氏,
而「羅漢門文史工作室」負責人陳聰賢也說,大里撓頭目的墓地大約在33年前改建,但子孫撿骨時赫然發現200多年歷史的墓碑被偷走,還送到花蓮去磨平,但離奇的是切割機不斷故障,後來才又送回內門,這個事件目前仍令地方嘖嘖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