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應用兆元商機再起!三電智能董座:企業AI應用將迎來產業改革浪潮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三電智能董事長張家齊(左),誠心盼望在這個AI應用的全球市場裡,三電智能也能像台積電那樣成為另一座護國神山。(圖/三電智能提供)

請繼續往下閱讀….

百度市值台幣破兆,阿里市值台幣十兆。這兩家公司近二個月來不斷告訴大家,AI的重點不在晶片、不在大語言模型、而在「應用」。那麼,究竟什麼是AI應用?上個月百度開發者大會,董事長李彥宏說「沒有AI應用的話,芯片、模型都沒有價值。模型會有很多,但未來真正統治這個世界的是應用,應用才是王者」。李彥宏這個論調,呼應了稍早阿里巴巴董事長蔡崇信在新加坡時表示的「AI的真正價值不在於開發最聰明的模型,而是如何將技術應用到實際場景中,創造商業價值和使用者體驗提升」。百度有文心一言,阿里有通義千問,都是LLM賽道上的一線強者,他們當然不是因為公司缺了大語言模型這塊產品才這麼講。既如此,怎麼會不約而同地主張「AI應用才是王道」,而不是舉起自家的大語言模型搖旗吶喊,就更耐人尋味。

而談到AI應用的市場規模,蔡崇信接著表示「全球GDP每年約100兆美元,60%來自於人類勞動力。若AI能取代其中20%的工作,並以成本降低20%實現,將創造至少10兆美元的市場規模」。一年10兆美元聽起來是個不可思議的數字,台灣作為全球關注的AI重鎮,能在這領域有所斬獲嗎?

台灣有全球晶片霸主台積電TSMC作護國神山,有黃仁勳和蘇姿丰來台必訪的伺服器製造廠鴻海廣達,但如果仔細盤點上市的三、四十支AI概念股中,有哪家主攻AI市場的「應用」聖杯,值得分析。

隴華(股票代碼2424)日前宣布成立全資子公司「三電智能」,三電智能董事長張家齊正式累積了十幾年研發AI解決方案經驗的專家,針對台灣企業對於AI應用市場層面提出了重大觀點。談及為什麼百度和阿里,明明自己都開發了大語言模型,卻反而強調商業價值不在那裡,而在AI應用?張家齊表示,AI這個競技場上,有賣硬體的如TSMC、輝達、AMD、廣達、鴻海等,有出租算力的像亞馬遜AWS、谷歌GCP、微軟Azure等,也有研發大語言模型按需收費的(或直接開源免費)如OpenAI、DeepSeek、百度、阿里巴巴等。儘管這些公司都非常厲害、產品都很強,但如果從企業用戶的角度去想,哪個可以「開箱即用」?哪個能「解決公司迫切需求」,例如,協助客服、業務、研發、總務、法務、財務…等單位的各級主管員工,用更少人力、卻更快速更精準地完成任務?換句話說,「AI應用」的價值,是帶使用者走完最後一哩路,創造更好的使用者體驗。

阿里巴巴董事長蔡崇信所講的一年10兆美元的AI產值,就是從「創造勞動力高值化」的視野出發的。從數字來看,儘管上面列出的這幾家都是富可敵國的公司,然而他們2024全年營收加總,都還遠遠不到1兆美元(輝達610億、台積電900億、AMD 260億、廣達430億、鴻海2000億、AWS 1000億、GCP 430億、Azure 1000億),更別提這些營收數字中,還有一大部分根本不是AI相關產品創造的。由此可見,10兆美元的市場,還有待於一家家能提供殺手級的「AI應用」的公司來滿足了。

張家齊指出,此次出任擔當隴華全資子公司三電智能的董事長,主要原因是多年來基於企業端的數據治理觀點,為大型企業開發人工智慧解決方案,並服務過各大台灣產業。而正當我們公司即將併入一個大型的AI應用集團、推出領先全球的AI Agent企業應用服務之際,隴華王雅萱總經理找我們來一起合作。

張家齊認為隴華是一家很酷的公司,做的都是領先市場的高科技產品,與我們集團理念一拍即合,所以簡單說,三電智能是隴華100%持股的公司,實際上等同隴華的「AI應用產品部門」,王雅萱總經理是希望這樣可以更靈活地推動AI事業的發展。該公司即將推出的iSABelle AI,是一位具有「全知之眼all-seeing-eye」的企業主權秘書,能即時掌握公司內部非結構化(如:紙本文件掃描檔、Email、NAS內檔案等)與結構化(如:ERP、CRM、spreadsheet等)之data並進行分析,還能主動提出報告與警示。

張家齊強調,這市場需求太大,用AI幫企業降本增效更是強化競爭力無可迴避的命題。台灣年輕世代不缺研發能量與創新力,誠心盼望在這個AI應用的全球市場裡,三電智能也能像台積電那樣成為另一座護國神山。

AI 三電智能 張家齊 企業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