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誰都能賣中藥」 千名藥師凱道抗議:撤回解釋令
不滿衛福部中藥販售新令,藥師團體今(4)日號召5000人集結凱道高喊「捍衛專業、決不退讓」口號,強調中藥若仍屬藥品,就應由藥事人員管理,相關從業人員應經藥師國考認證、把關。
▲上千名藥師上凱道抗議。(圖/中央社)
傳統中藥行逐漸凋零,衛生福利部在今年3月18日公告,新增核釋藥事法第103第2項後段「領有經營中藥證明文件之中藥從業人員,並修習中藥課程達適當標準,得繼續經營中藥販賣業務」規定。
其中包括開放具中藥或生藥相關背景,並完成1年以上實務歷練者,依法申請登記經營中藥販賣業,也明定申請者須修習35學分的專業課程,涵蓋藥材鑑定、炮製加工與儲存管理、藥理基礎、法規認識及經營實務等5大領域。
然而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連日為此表達不滿,質疑形同「誰都能賣中藥」,繼日前號召百人到衛福部大門前快閃,今天下午更號召5000名來自台灣各地藥師上凱道陳抗,眾人高舉「守護全民中西藥用藥安全」旗幟,激昂吶喊「決不退讓」等口號。
藥師公會理事長黃金舜會前接受媒體聯訪強調,若台灣中藥開放為食品,藥界沒有任何意見,但如果變成藥品就是藥師專業,因為藥師的職責包括藥品管理、調劑、監製。
黃金舜直言,專業人員應落實教考訓用,認為修習特定學分就能成為「專業人員」,是踐踏專業的邏輯;長期中藥執業環境不好,比如現行台灣健保規範,中醫師處方沒有健保給付,以及中醫診所雖強制要由藥師調劑,卻少有落實等,應先改善大環境。
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黃彥儒則提到,過去20年來,中藥販賣業聘請藥師駐店管理的家數,從421家增加到去年1279家,這次訴求重點在於中藥商相關人員未經藥師國考的情況下,無法確認其知識是否正確,也希望建立中藥分級制度,把食品、藥用的中藥分清楚。
▲藥師公會全聯會抗議衛福部中藥販售新令。(圖/中央社)
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系友會秘書長江振聿本身也是中藥行第4代,他分享親身經歷指出,過去子承父業的邏輯下,無法確保學習內容是正確,中藥就算天然仍是高濃度製劑,且中藥房長期以來「藏私」的問題,就連他自己都看不懂爺爺「加密」後的筆記,而他依規範就讀藥學系,如今進行中西藥調劑,就是希望守護民眾用藥安全。
對於藥師團體喊話,衛福部中醫藥司司長蘇奕彰接受媒體電訪解釋,之所以會選擇中藥資源學系當作基準,因為是從中藥組獨立出來,上中藥的課比西藥還多,相對專業也更強,中藥從種植、倉儲、採購到處理過程繁瑣,跟西藥不同,所以他才一直強調是專業分工,且強調是「中藥商」,不是考選部所謂的醫事人員,且國考範圍是西藥標準,不是中藥,尊重各團體意見,應該要從全方位角度思考,不要單獨從西藥來看中藥。
中藥商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謝慶堂表示,現在中藥產業已經瀕危,若持續放任不管,10年、20年後可能會真的絕種,且就算修習完成也只能做生意,「藥師何必這麼緊張?」歡迎所有人一起加入中藥產業,完整中藥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