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無門!范雲偕職場霸凌被害人 共推修正職安法:給勞工好的上班環境
記者楊士誼/台北報導
▲范雲推出職安法修正案,明定調查與處理職場霸凌的程序,並建立再申訴機制,獲工會代表樂見。(圖/范雲國會辦公室提供)
5月1日是勞動節,立委范雲今(30)日偕同工會代表與多名職場霸凌被害人,共同推動范雲版的職安法修正案。期待完善申訴救濟,終結職場霸凌求助無門的現狀。范雲表示,勞動部草案已送進行政院,期待儘速在立院審查、實質討論,使條文內容能確實消除職場霸凌被害人求助無門的阻礙,建立完善機制,還給勞工能夠好好上班的就業環境。
范雲表示,自2021年開始為遭霸凌的嘉義代理教師輕生事件發聲後,發現《職業安全衛生法》不僅未明確職場霸凌定義,申訴、調查、處理機制也都沒有法律規定,導致被害人總是求助無門;去年底勞動部公務員之死,更喚起全國關注。范雲分析去年至今接獲的20餘件職場霸凌陳情案,並與民團討論後,提出范雲版修法草案,共有三大亮點,第一、霸凌定義回到行為而非結果;第二、母法明定調查、處理程序;第三、建立再申訴機制。
范雲進一步說明,修法將於母法明定申訴、調查程序。她指出,勞動部預告草案雖保障勞工可申訴職場霸凌,卻未將申訴、調查程序、處理期限、調查小組組成等要項明定於母法。因此參照性工法將其明定於母法,包括外聘調查委員應佔1/2,並於2個月內完成調查,避免調查不公或無限拖延。第三則是建立再申訴機制。范雲分析,勞動部預告草案無再申訴機制,若勞工不服公司調查結果也無以救濟;因此范雲版制定再申訴機制,被害人可向主管機關或由其設立之第三方機構提出救濟。
台大醫院工會楊心慧理事長表示,今天代表院內兒科病房楊姓護理師的案件發言,楊姓護理師在懷孕期間曾受主管嚴重的職場霸凌,主管藉由資訊落差製造申訴人與同事的對立,甚至還在申訴人請假期間,在群組內張貼文字及貼圖百般羞辱。楊心慧表示,工會在去年底協助楊護理師向提起申訴,然而,台大醫院最後卻認定全部不成立,令人深感憤怒與遺憾,不僅調查程序嚴重黑箱,即便對結果不服也沒有任何救濟管道,令人絕望。
楊心慧分析,在台大醫院的職場霸凌專案小組當中,泰半調查委員均由高階主管組成,完全就是球員兼裁判,此外,楊護理師最後僅收到一紙單薄公文,沒有詳述調查方式或妥適的判斷基準,而面對如此嚴重不公的調查結果,卻沒有任何再申訴的途徑。
全教總集體協商中心洪維彬執行長認為,學校受僱者應適用職安法,目前的教師職場霸凌在完整的保障上,應採職安法體系而非公務員體系處理。洪維彬指出,教師的職場霸凌與不法侵害歸屬與定義應進一步釐清,才能落實友善環境。他也認為,除了常見的濫用職權的霸凌行為外,尚有同儕間的權勢失衡霸凌。目前的校園職場霸凌,更應該關注來自於家長、社會團體,甚至學生惡意對教師造成的霸凌。
高教工會副理事長翟敬宜表示,幾個月前公布大專職場霸凌問卷調查結果,7成受訪者曾遭疑似霸凌或不法侵害,卻僅2成多提出申訴,主因就是法規防制不足,且官官相護,這是殘酷的現實。遇到用權勢逼人的主管,或欺負新人的老鳥,多數人選擇忍,最後被迫走人的反而是自己。高教工會強調,工會過去提出的具體訴求,重點之一就是要求建立「再申訴」的主管機關救濟管道,很樂見范雲的版本補足機制,希望行政院和各黨派能大力支持。
全國代理暨代課教師產業工會黃湘仙理事長則指出,代理教師遭職場霸凌時,因缺乏正式編制與外部申訴管道,求助無門,成為職業安全上的孤兒。她提到,學校既是雇主也是調查者,結構失衡導致霸凌被掩蓋。工會呼籲修法納入「再申訴機制」與「外部調查程序」,保障教師基本權益,終結沉默剪下與恐懼。
范雲也表示,目前勞動部草案已送進行政院,期待儘速在立院審查、實質討論,使條文內容能確實消除職場霸凌被害人求助無門的阻礙,建立完善機制,還給勞工能夠好好上班的就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