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神助攻?卡尼領軍大逆轉 加拿大自由黨勝出
編譯蒲世芸/綜合報導
原本民調落後,被看衰恐怕要全軍覆沒的加拿大自由黨,如今奇蹟式逆轉勝。加拿大廣播公司(CBC)預測,自由黨在前央行總裁卡尼(Mark Carney)帶領下,在聯邦大選中勝出,成為新一屆執政黨。
▲卡尼穩健的金融經驗與背景獲得青睞。(圖/翻攝自Mark Carney X平台 @MarkJCarney)
金融專家變總理 卡尼的崛起之路
現年60歲的卡尼,曾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擔任加拿大央行行長,在英國脫歐時期領導英格蘭銀行,主打自己是動盪時代中的「穩定之手」。雖然在國際金融界早已是經驗豐富的老將,卻是一顆政治新星,過去從未踏足政壇。今年1月,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請辭,自由黨岌岌可危之際,卡尼臨危授命接棒,然而在短短幾週內,他就以穩健形象贏得黨內支持,並在3月火速宣布提前大選。
外界原以為這是一場送頭之戰,因為保守黨黨魁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早在民調上遙遙領先,勢如破竹。但卡尼靠著過去處理金融危機與脫歐風暴的經驗,加上川普的一連串貿易戰與併吞威脅,成功翻轉局勢。
川普一開口 民心就轉彎
「美國要我們的土地、我們的資源、我們的水、我們的國家!」卡尼在勝選致詞上直言不諱地說,「這不是空話,川普總統正試圖摧毀我們,好讓美國佔有我們。」
這番話正中選民焦慮。選戰剛開打時,川普就宣布對加國汽車加徵關稅,讓加國民怨沸騰。選前一天,川普甚至在社群平台發文「祝加拿大人好運」,並重申要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州」,激起國族情緒。
卡尼把這場選舉包裝成對川普的對抗戰,而非單純的黨派之爭。「我參與過危機管理,這個時刻需要經驗,而不是實驗。」他在造勢場合上強調。川普也成為壓倒保守黨的最後一根稻草。
原本穩贏的保守黨 為何翻車?
選前,自由黨在民調上落後超過20個百分點,保守黨的博勵治甚至被視為下一位穩上的總理。他打出「加拿大已破碎」主張,訴求取消碳稅、減稅、打擊犯罪等;但隨著杜魯道退場,這些針對性的批評逐漸失去焦點。「我知道你想對戰的是賈斯汀・杜魯道,」卡尼在辯論中一針見血,「但杜魯道已經不在了。」
另一方面,博勵治對川普的威脅幾乎避而不談,因為他的部分基本盤也親川普,因此也被批在國家主權危機面前沒站出來,導致形象失分。
儘管保守黨席次較上屆增加至約149席,得票率也達41.6%,但仍無力超越自由黨的165席(172席為多數門檻)。對一個原本看似穩贏的在野黨而言,這是苦澀的一夜。
博勵治在敗選感言中表示:「我們今晚有許多值得慶祝的事」,並提到黨內的顯著進展;但他也承認:「我們知道,這場選戰最終沒有跨過終點線。」接下來,黨內將必須決定是否續留博勵治這位自2015年以來的第三任黨魁,他在28日晚間力圖穩住領導地位,對支持者說:「改革需要時間。」
▲美國總統川普在這次的加拿大選舉中,成為替卡尼神助攻的關鍵角色。(圖/翻攝自川普的官方X)
卡尼的穩健獲青睞
從金融專家轉戰總理,卡尼的形象恰恰與川普的隨興、善變領導風格形成對比。尤其對年長選民來說,保護主權與經濟穩定是關鍵議題。一項調查顯示,60歲以上選民中,有45%擔心川普的影響。
卡尼巧妙地利用川普作為「假想敵」,轉移外界對他首次從政的小失誤。他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取消杜魯道爭議性的碳稅政策,展現與前一任切割的決心;他也承諾將重新談判對美貿易與安全關係,並將在2030年前達成北約防衛支出承諾。同時,卡尼也誓言要拓展加拿大與「可靠夥伴」之間的貿易關係,減少對美依賴。卡尼於上月明言:「加拿大與美國之間,過去那種深度經濟整合與緊密安全軍事合作的關係,已經結束。」
左翼政黨大崩盤 選民回歸兩大黨
這次大選也呈現兩極化趨勢,小黨票源大幅流失。左翼新民主黨(NDP)支持度從上屆的18%重摔至僅6%,擔任黨魁近八年的駔勉誠(Jagmeet Singh)甚至輸掉自己的選區,選後宣布請辭。他表示:「我知道今晚對新民主黨人而言是令人失望的夜晚。」並補充說:「只要我們繼續奮鬥,就不算真正被打敗。」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雖然自由黨是否能組成多數政府尚未確認,但卡尼已表態將立刻啟動與美國的新貿易談判。除了對抗川普的經濟壓力,他還得處理國內地區分裂,特別是亞伯達省與薩克其萬省等省份對自由黨的疏離感。
即便仍有不少待解決問題,然而自由與保守兩大政黨在此次投票中得票都超過四成,這也是自1930年以來的第一次,也反映出民眾在危機時刻更願意「把票投給有機會贏的人」。
而美國總統川普,也意外地在這次加拿大的大選中擔任重要角色,成了卡尼最強助選員。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 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