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後/只賣19億台股卻崩 外資狂買這幾檔!
財經中心/余國棟報導
▲外資只賣19億台股卻崩,外資狂敲南亞科為買超首位。(示意圖/PIXABAY)
台股今(21)日再度面臨內外交迫壓力,美國總統川普對聯準會(Fed)主席鮑威爾一再施壓、白宮幕僚更坦言考慮解職鮑威爾可能性,引發市場對貨幣政策獨立性疑慮。美元指數急挫至98.13,恐慌情緒升溫。早盤美股期貨續跌也拖累亞股,台股終場暴跌288點、收在19,106點,成交量略縮至2,076億元。雖然外資僅小幅賣超19億元,但三大法人合計賣超仍高達62.6億元。
從外資動向來看,賣超前五名個股集中在傳產與金融族群。其中華航收20.75元,跌幅2.81%遭外資大砍15,991張為賣超榜首,中鋼收20元,跌幅1.96%賣超6,584張,反映中國需求疑慮與鋼價回落;電子族群方面,華邦電並未隨同族群南亞科股價強勢收15.35元,跌幅3.46%賣超6,428張,跌幅顯著;金融股也難逃賣壓,台新金收15.65元,跌幅0.32%遭賣5906張,外資轉趨觀望明顯。
買超榜最大亮點為南亞科收38.8元,漲3.5元爆量漲停,獲外資狂掃16,044張,顯示記憶體族群在報價觸底回升預期下,吸引中長線買盤。鴻海收136.5元,漲1元買超12,459張,作為AI概念權值股支撐大盤不墜;另有凱基金收15.65元,漲0.05元與華南金收26.95元,等金融個股亦獲得外資承接。值得一提的是,大成鋼收40.25元,跌4.25元,儘管股價重挫9.55%,仍遭外資低接9,340張,有可能為押寶基本面回升的長線資金。
今日大盤重挫主因並非外資大逃殺,而是市場對美國金融政策獨立性動搖的系統性風險反應;盤面以傳產與金融族群賣壓最重,電子股則出現少數抗跌甚至強彈個股,顯示資金有重新布局傾向。雖大盤回測萬九關卡,但量能未爆大量、部分個股仍見承接,短線或有技術性反彈契機。
投資人應持續關注美國內政風向,與美元走勢對資金流動的影響;操作上宜避開短線利空重擊族群,如鋼鐵與航運,轉向基本面穩健、具中長線高息金融族群,並嚴控持股與停損策略,避免追高殺低。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