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中熱門/踩雷196億這檔跌停2連發 還能跑得掉嗎?
財經中心/余國棟報導
▲中鼎踩雷196億股價連二日跌停,賣單高掛2.8萬張。(圖/資料照)
中鼎(9933)今(18)日股價再度跳空跌停,來到31.6元,盤中賣壓湧現、逾2.8萬張委賣排隊賣不掉,股價創下2020年5月以來新低,延續昨日爆量重挫的跌勢,成為市場焦點。此波暴跌主因來自旗下子公司CTCIA在美國承攬的BKRF工程應收帳款爆雷,金額高達196.04億元,引發投資人恐慌性殺出。
根據了解,BKRF工程的業主母公司GCEH,依照美國法律聲請重整,導致中鼎對其尚未收回的應收款項,可能面臨延後甚至無法收回的風險。雖然中鼎強調該項工程早已完成,並設有高於應收帳款金額的抵押權,且未來有機會自明後年起分年回收,但短期內這筆近200億元的資金風險,仍對市場信心造成重大衝擊。
面對這場「美國工程爛帳風暴」,中鼎昨晚緊急召開重大訊息說明會指出,公司將於今年先提列部分減損,不會一次性全額認列,確保財報穩定。並表示此案已有法律與抵押擔保保障,損失可望受控,未來三至四個月內,美方法院預計完成重整計畫核定。
儘管中鼎自認風險可控,且帳上現金仍超過300億元,公司營運無虞,但市場投資人顯然不買單。中鼎去年合併營收1196.95億元創新高,新簽合約達1,256億元,連續五年突破千億;手中在建工程3,334億元,為歷年來次高。開盤不到5分鐘股價即鎖死跌停,委賣張數爆量至2.8萬張,成為盤中最弱勢個股之一,今日恐無緣敲開跌停。
今日台股在美股小跌、川普對中貿易態度轉軟的背景下上漲逾百點,但中鼎卻逆勢重挫,法人認為暴雷事件對其聲譽與預期資金回收造成壓力,市場在海外承攬大型工程時,潛藏的法律與信用風險不容小覷。後續須觀察中鼎與GCEH等債權人協商進度,是否能如期提報重整案並穩定市場預期,否則中鼎股價恐持續面臨壓力。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