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逐漸重視台灣!矢板明夫直言:安倍晉三和中國對台軍演讓日人改觀

記者楊士誼/台北報導

▲鄭弘儀問道,是否覺得現在的中國與當年一樣?矢板明夫直言「比那時候更糟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前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媒體人矢板明夫近日接受三立新聞「話時代人物」節目專訪,主持人鄭弘儀問及,當前日本是否越來越重視台灣?矢板明夫表示,原因之一就是前內閣總理安倍晉三說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前美國議長裴洛西訪台後的中國軍演,也讓日本意識到台灣不是印象中的度假地,而是國際社會的重要一員。

矢板明夫指出,自己在《產經新聞》當記者時,因2016年文革爆發50週年,曾寫了一百次的大型連載。他表示,那時習近平已經上台,很多政策都在學毛澤東。「我認為習近平就是毛澤東2.0,或者是降級版的毛澤東,毛澤東畢竟有自己建國的神話。而且毛澤東各方面能力比習近平強很多。習近平就是學毛澤東,學得很不像。」

矢板明夫續表示,他當時採訪許多文革當事人,發現中國正重新走上文革的老路,「上一場是悲劇、這場應該是鬧劇,我是用這方式寫的」,報導讓習近平震怒,中國外交部也經常找他談話。他也因此在2016年11月離開中國,「習近平可能記得矢板明夫這名字,當時在外媒中國評論方面,我是最早開始批評習近平的人。」

鄭弘儀問道,矢板明夫在中國出生長大,為何15歲時選擇回去日本?矢板明夫說,家裡是1988年打算回到日本,當時中國改革開放已到一定程度,那時家裡的生活環境也不錯,但他的父親堅決要回日本,「他說自己什麼壞事也沒做就被打入地獄、什麼好事也沒做又被捧上來,覺得命運完全沒辦法自己操作。」

鄭弘儀續問,回到日本後是否覺得很震驚?矢板明夫說,當他第一次回日本時發現,街道非常乾淨、日本人也非常文明,跟中國完全不一樣,警察也不打人。「我在中國的家走不遠就有公安分局,經常有一些人被拖去打,常聽到慘叫聲,也許很多的人是打架鬥毆。中國的警察打人,當時認為是很正常的;到日本去問路看警察笑臉相迎、非常客氣,因此感到震撼,原來社會也可以這麼文明、有人權,公務員能受到社會的監督。」

鄭弘儀也問,是否覺得現在的中國與當年一樣?矢板明夫直言「比那時候更糟了。」他進一步表示,自己見證中國從文革一步步開放,習近平2012年上台後,大門再慢慢關上,此後一切完全迴轉。他說,過去在中國當記者時,2007、08年的採訪環境愈來愈自由、言論空間愈來愈大。習近平上台後卻全面倒退,自己親眼看到一扇大門被打開又被關上的過程。

矢板明夫也表示,自己已在台灣待上快5年,生活的相當習慣。「我在日本上很多政論節目從來沒被認出來過,但在台灣經常被認出來,好幾次跟朋友吃飯時,突然間過來一個人拍拍肩膀把我帳單拿走付錢了」,而台灣讓他很感動的是,2021年6月日本第一批疫苗到台灣那天,那時上政論節目出來後坐計程車,那幾天司機們都不收費,「看到我就說感謝日本人。我當時在《產經新聞》工作,車錢可以報銷,我非要付錢他堅決不收,確實很感動。」

鄭弘儀也提問,日本是否愈來愈重視台灣?矢板明夫說明,日本自安倍內閣上台後開始重視,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安倍晉三說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另一個原因則是裴洛西訪台後,中國展開聯合軍演,日本人突然發現台灣處於兵凶戰危的地方。他指出,過去日本人對台灣的印象是度假地,近年卻變成國際政治的重要成員。

矢板明夫也表示,他成立智庫主要的工作之一是告訴國際社會「台灣並不是很危險的事情」,他認為,國際社會對台灣有誤解,致使一些人想來投資,股東卻不敢放行,某種意義上也影響台灣的經濟。「台灣的真實狀況並沒有很危險,但中國滲透非常嚴重,不過真正派兵打過來的可能性非常低。有能力打早就打過來了,不可能這7、80年都不打過來。」

※精彩內容都在54台三立新聞台,本周日(4/20)晚上八點播出。由鄭弘儀主持的《話時代人物》。

習近平 鄭弘儀 矢板明夫 台灣 日本 中國 文革 軍演 話時代人物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