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行不行?/不只救火救災!救護義消又是什麼?原來跟921密不可分
記者洪正達/高雄報導
▲「救護義消」是一群對救護有熱誠、專業,又願意嚴守團體規範的社會人士。(圖/記者洪正達攝影)
「救護義消」一詞對高雄民眾來說可能有點陌生,或許眼尖的人也有發現,在許多救護案件中,開始出現3名救護人員在現場,其中一人的繡的臂章就是代表義消的「銀鳳凰」,這群人大多對緊急救護相當有執念,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全員皆有T1初級救護員以上的資格,並經過嚴謹的素行調查、實習,才可上救護車協勤,也是警消在執行救護任務中相當有幫助的民力成員,除了公務人員身分外,與警消具有相同的專業水平。
據了解,救護義消的前身為「鳳凰志工隊」,緣由是是921之後,消防署開始重視民力,當時便把擁有專業證照的民間人士集合起來成鳳凰志工隊,後來在2019年起,鳳凰志工隊納編進消防局成為救護義消,發展至今已有2個救護大隊,下轄17個救護分隊,其中高雄市救護義消人數為540人,除基本的EMT-1初級技術員外,較高階的EMT-2、EMT-P、護理師約有160多人,也就是佔總人數的3成左右。
▼▲義消救護大隊3月底發起「大量傷病患演練」,期盼在非常時期可以立刻投入人命搶救。(圖/記者洪正達攝影)
高雄市消防局民力科指出,高雄市義勇消防總隊編制人數4533人,下轄11個大隊,18個中隊及105個分隊。現行義消人數統計至114年2月13日共計4106人。依據災害狀況及勤務需求,分別成立特種搜救隊、水域救生分隊、營建救助分隊、山域救助分隊及無人機分隊等5類功能編組隊伍,廣納民間各界專業人才,於災時投入協助救災任務。
其中救護義消平時加強緊急救護技術訓練,主要任務協助高雄市消防局執行傷患到院前緊急救護,統計至114年4月15日,人數共540人。另持續健全救護義消組織及人數,近期陸續成立十全、仁武、苓雅及橋頭等救護義消分隊,全市救護義消分隊達17隊;且為更健全救護義消組織運作管理,大隊層級又劃分成立第一及第二大隊。
據了解,由於救護義消對於專業素養要求相當高,除了要有不恐懼為失去呼吸心跳患者(OHCA)進行緊急處置外,還要有相當程度的心理素質面對各類未知的災害現場下出現的患者,這些救護義消在社會上有許多主要角色,有護理師、大學生、中小企業負責人、上班族、教師、軍訓教官、職業軍人等,相當多元。
▲救護義消除了本來的協勤工作外,也走出駐地為警察宣導CPR+AED。(圖/記者洪正達攝影)
義消第一救護大隊副大隊長李卓軒指出,在救護大隊中還有一名成員職業相當特別,也與緊急救護「搶救生命」的本質相反,那就是「禮儀師」,這點也是該名同仁的家族事業,大學時念的是生命學系,但他卻很喜歡在救人的這一塊發揮力量,此外,護理師身分參加的比例大約佔總人數的1成左右,也就是10個救護義消中就有1個人是護理師,這群成員有來自ICU(加護病房)、急診室、麻醉科,經由與其他職業別救護義消同仁分享專業理論,對院外處置也大有幫助。
▲李卓軒受訪時表示,高雄市內的救護義消朝600人的規模邁進,未來也將進行更多的國際交流。(圖/記者洪正達攝影)
此外,救護大隊成立至今共有3個階段,李卓軒表示,這3個階段依序是量、質、精;從一開始的原本260個人擴編到現在540人,編制員額已經到了600人,後面可能會再陸續的擴編,因此第一步的「量」已經達成,其次是「質」,救護大隊也在2024年開辦中級救護技術員義消專班,藉此提升救護義消的專業能力;5月起將會與日本的進行國際化交流,這些都在未來的藍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