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32%對等關稅 印尼台商:市場可能汰弱留強大洗牌
印尼將被美國課徵32%對等關稅,印尼台商雖擔憂,但仍持觀望態度。台商會總會長王銘聰表示,依照產業和出口市場不同,台商衝擊不一,他警告未來企業恐怕面臨不適應就得淘汰的「適者生存」法則。
▲印尼台商高應昌表示,他擔心美國對等關稅可能造成間接衝擊,如通貨膨脹及印尼盾貶值。圖為高應昌位於雅加達市郊工業區的工廠。(圖/中央社)
作為台灣企業主要設廠據點之一,印尼將被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課徵32%對等關稅,引發印尼台商擔憂。多名台商表示,目前仍持觀望態度,期盼印尼政府與美方談判後,關稅措施有轉圜餘地。
印尼外交部3日表示,將持續與美國政府保持各層次溝通,並派高級代表團赴美談判。
印尼台灣工商聯誼總會總會長王銘聰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台商依產業和出口市場不同,受美國對等關稅影響不一。他指出,印尼紡織業、鞋業和汽車零件產業影響最大。
王銘聰表示,大型台商企業早在川普宣布關稅計畫前,就已備妥相關因應措施,加上有政府扶植,應能度過這波關稅衝擊;但小型工廠少了政府協助,影響可能比較大。
王銘聰說:「(川普關稅)對全世界經濟都會造成影響,但對印尼的衝擊,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大。」他指出,大家會找到因應方式。
面對關稅巨浪襲來,王銘聰態度樂觀。但他警告,對等關稅可能掀起印尼市場「汰弱留強」的洗牌效應,最終企業恐怕面臨不適應就得淘汰的「適者生存」法則。
他向中央社指出,未來通貨膨脹恐怕會更嚴重。部分產品因關稅調漲後,將帶動其他產品一同漲價,衝擊低收入階級。
台商高應昌深耕印尼近30年,主要生產汽機車零組件。他也擔憂川普對等關稅可能引發通膨。
高應昌說:「美國未來可能面臨通貨膨脹,導致購買力下降,採購能力也會跟著降低,這會影響全球經濟。」
他向中央社指出,因印尼主要競爭對手如中國、越南、泰國、馬來西亞都被美國徵收對等關稅,且部分國家的稅率比印尼還高,他認為印尼企業在營運上,不太會受到關稅直接衝擊。
雅加達台灣工商聯誼會鞋類塑膠組召集人蔡鎮雄提出類似看法。他指出,同是製造業據點的越南遭美國課徵46%對等關稅,比印尼還要高。
他樂觀認為,若公司集團為減少支付關稅,可能轉移生產地,例如將越南的訂單轉至印尼生產,進而對印尼產生利多。
高應昌指出,他最擔心的仍是對等關稅的間接衝擊,如通膨及印尼盾貶值。他說,印尼盾若嚴重貶值,將造成通膨,導致工廠進貨成本增加,進而影響收入。
印尼盾今年嚴重貶值,3月25日一度下跌至1美元兌換1萬6641印尼盾,是1998年6月以來最低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