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胸腔科主任猝死!醫示警7前兆:很多人無症狀 7類人高危險群

健康中心/楊惟甯報導

▲醫曝猝死常見7大前兆。(示意圖/freepik)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治療科主任柯信國,昨(23日)才出席台大醫院胸腔內科忘年會,卻不料返家後猝死,經送醫後搶救不治,享年53歲,消息一出震驚各界。對此,醫師便點出猝死前的常見徵兆,其中最可怕的仍是「無症狀」,提醒若屬於高危險族群,務必特別注意。

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指出,許多猝死案例其實都可通過留意身體發出的警訊及早預防,她並列出常見的7大前兆,包含:

一、大量出汗 心臟病發作前,患者可能感到頭、頸、背部大量出汗。

二、臉色改變 出現臉色發黑或發白的現象,可能與肺栓塞有關。

三、視力異常 經常感到眼前發黑,可能為心肌梗塞的徵兆。

四、劇烈頭痛 可能與腦部血管問題相關。

五、不明原因的疼痛 特別是胸口頻繁疼痛,可能為心血管疾病的警訊。

六、胸部不適 斑塊堆積可能引發胸部疼痛或壓迫感。

七、無症狀 部分患者在猝死發生前完全無徵兆,這也是最難防範的情況。

此外,陳欣湄也提到,劇烈的天氣變化、慢性疾病和長期過度疲勞是猝死的三大誘因。另,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菸、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糖尿病,以及缺乏運動的生活模式,也是心因性猝死的高危險族群。陳欣湄根據研究指出,猝死通常發生在徵兆出現後的一小時內,因此一旦感覺有異,就應立即停下手邊工作,盡速前往醫院檢查。

家醫科醫師洪暐傑則表示,預防心因性猝死的關鍵在於有效控制相關危險因子,並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如控制血脂與血糖、維持健康體重、穩定血壓、均衡飲食、戒菸及規律運動。他強調,及早察覺異常並及時就醫是防範猝死的關鍵。此外,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掌握自身健康狀況,也有助於提早發現潛在的危險因子。對於日常感到不明原因的不適,千萬不可輕忽,應主動就醫,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時間。

點擊收看【完整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4unSrsqtJA&t=143s

▼【祝你健康】半數國人"有脂肪肝"醫示警「肝癌初期」:症狀像感冒!台人「體內1關鍵」恐成"肝癌基因"?!(影片來YouTube-祝你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

柯信國 猝死 台北榮總 心因性猝死 陳欣湄 洪暐傑 無症狀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