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車站廣場、天棚啟用!陳其邁感謝中央支持 盼共同攜手讓再現繁華

記者洪正達/高雄報導

▲經過20多年的等待,高雄車站隨著天棚竣工後終於全部完工。(圖/市府提供)

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雄車站廣場及天棚今(28)日正式啟用, 市長陳其邁陪同行政院長卓榮泰、 交通部部長陳世凱及多位民意代表共同見證歷史性時刻。 陳其邁表示,高雄車站承載高雄人的情感, 一代又一代高雄市民的回憶與情感連結, 新車站不僅延續了這些珍貴的歷史記憶, 更展現了高雄未來的無限潛力, 他向過去多年支持工程的周邊居民與工程人員致上深深謝意, 隨後在鐵道局的導引下,進行簽燈儀式及天棚巡禮, 瞭望高雄車站帝冠式歷史建築及週遭風景,並揭曉天棚命名結果「 高雄綠之丘」。

行政院長卓榮泰致詞時表示, 高雄鐵路地下化計畫是一項歷時十餘年、經歷無數挑戰的艱鉅工程, 每一個階段都凝聚著無數人的心血與努力,面對重重困難逐步克服, 讓高雄車站以一個完整新風貌呈現。

▲陳其邁感謝中央支持,盼能再度攜手恢復車站風華。(圖/市府提供)

卓榮泰指出,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將高雄、屏東、台南及嘉義, 四個縣市畫作大南方新矽谷, 未來將有更多國際大廠與國內科技廠商進駐投資, 進一步帶動中小企業發展;與此同時, 行政院對全台灣軌道建設進行通盤檢討, 其中高鐵高雄延伸路線經過諸多討論, 在兼顧地方需求及城市整體發展下,最終拍板高雄方案, 他已要求運用最新技術,降低施工過程中對市民生活、 環境各項衝擊,盼未來高鐵延伸屏東經過高雄車站, 讓海洋首都寫下更多浩瀚難忘願景, 為大南方新矽谷注入充沛交通能量。

陳其邁指出,20年來高雄進步很多, 但唯一沒變的是高雄市民對這座城市感情, 而車站是高雄人凝聚感情的起點, 感謝這20年來為這座偉大城市努力過的人,包括謝長廷院長、 蘇貞昌院長、陳菊院長及所有辛苦的工程人員。 其中鐵路地下化期間,地方財政無法負擔, 謝長廷院長任內支持使經費分攤改為中央75%、地方25%, 陳菊市長任內籌措經費,從綠園道設計到高架橋拆除, 各項困難工作,中央到地方,不分黨派、不分藍綠, 感謝所有人努力,今天才能齊聚在此,共同參加這場盛會。

陳其邁感慨表示,當年40歲時擔任代理市長, 中央核定經費公文就是他批准,如今20年過去, 許多地方大型建設仍需中央支持,包含龐大預算、艱難工程施作等, 強調財劃法仍有討論空間,未來高雄車站整體周邊發展市府也提出「 大都更計劃」,盼與中央共同攜手讓城市再現繁華。

交通部與高雄市政府攜手推動「高雄車站周邊大都更計畫」, 通盤檢討車站周邊土地使用,藉由國公有土地開發,引入民間投資, 重塑高雄車站成為南高雄的成長核心, 與新左營車站形成高雄雙核心車站特區, 共同帶動周邊地區的繁榮發展;針對車站與周邊行人連結不足問題, 市府建議規劃多條地下連通道以跨越建國、九如、站東及站西路, 並規劃地下街並串聯周邊商圈,提升人流與商業機會。同時, 為迎接即將湧入的人潮, 市府協助台鐵完成南側地下停車場準備工作該停車場預計於農曆年前 2025 年1 月20 日正式啟用,提供669 個汽車停車位與253 個機車停車位。

此外,新高雄車站將成為南台灣重要交通樞紐,串聯捷運、 公車與YouBike等多元大眾運輸系統, 為旅客提供便捷轉乘體驗。 熱愛戶外活動的遊客亦可沿著綠園道騎行, 細細品味高雄這座融合山海自然與都市風光的動人城市。 高雄新車站啟用,不僅是一項建設工程完成, 更承載著高雄人的記憶,也開啟城市未來新篇章。

高雄車站 天棚 啟用 陳其邁 中央 地方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