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課本被捧上天的三大名人「其實壞透了」網驚呼:全被假形象騙了

新奇中心/綜合報導

▲康有為的歷史形象。(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請繼續往下閱讀….

每個時代歷史課本的著重項目不盡相同,其中歷史上也不乏有「人設翻車」的案例,意思是他們可能因為某件事,留下了正面形象,甚至變成偉人之一,但實際上似乎不是如此。這樣的案例,除了岳飛之外,其實還有三人分別是誰?

第一人「匡衡」:關於他最有名的故事,無疑就是「鑿壁偷光」這句成語,背後代表的是,他勤勉向學,不會因為生活拮据就放棄,十分立志。然而,扣掉這件事,匡衡長大後,其實是個作風非常糟糕的官員,利用權力大肆結黨營私、排除異己,致使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

第二人「 」: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來源,他以樸實生動地描繪了農民勞作的艱辛,傳遞出對基層人民的同情以及對糧食來之不易的珍貴,這首詩讓我們對李紳的悲憫情懷充滿敬意。然而,他與匡衡類似,長大後就歪了,當官後雖然沒有什麼惡劣的行徑,但卻鋪張浪費,與他們筆下的情境,完全相反。

最後一人是「康有為」,三人之中距離最近,因此流傳許多故事。

其中,中國就有歷史專欄描述,

更尷尬的是,主張西方進步思維的他,在中國大力宣導一夫一妻平權,自己在海外卻與許多女性搞曖昧,這也成為一項他人設翻車的雙標案例,也被中國網友形容 。

歷史 匡衡 康有為 名人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