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為何把夫妻行房叫「周公之禮」?原因讓人臉紅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周公之禮」意指男女行房。(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常看古裝劇的人對於劇中主角在大喜之日行「周公之禮」並不陌生;不過,為何男女行房要以「周公」命名呢?背後原因其實令人出乎意料。
更多新聞: 百萬女網紅曝下體「1原因」飄惡臭:味道2倍衝擊!男友反應曝
根據《搜狐網》報導,相傳西周初年婚俗混亂,許多未婚男女關係複雜,而輔佐天子執政的周公為了整飭民風,親自製定「婚儀七禮」,將說親嫁娶分為7個環節,分別為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敦倫,並且對每個環節訂定了具體的規定。
更多新聞: 《如懿傳》豫妃侍寢「李玉嫌棄到堵耳朵」…一句話讓乾隆整夜睡不著
1.納採:指的是男方要請媒人去女方家提親。
2.問名:即男方家請媒人問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等。
3.納吉:男方將女方的名字或八字帶到祖廟占卜。
4.納徵:指男方送聘禮給女方。
5.請期:是男方擇定婚期,尋求女方同意。
6.親迎:則為男方將女方迎娶進門。
7.敦倫:意即敦促天倫之和,夫妻雙方在新婚當日依禮行房事。
更多新聞: 中國正妹主播突「眼神上吊倒下」!公司揭真相了
報導指出,為了讓士大夫理解,以及知道如何執行,周公便和妻子一起在眾人眼前現場演繹一次。不過到了最後一個環節時,周公的妻子卻拒絕示範。
更多新聞: 中國800萬粉網紅驚傳「癌末躺ICU」命危!家屬證實:病好幾年了
因此周公只能以一分為二的葫蘆作為教學工具,表示夫婦二體合一,而葫蘆也能一仰一合地擺在新房內,則象徵男俯女仰及子孫繁衍。
更多新聞: 李玟離世1年「突然出現大螢幕」!網大嘆可惜原因曝光
由於在西周時,規定男女在婚前不能隨便發生性關係,只有到了大婚之日才行,故「敦倫」雖然是男女性愛的代稱,但只能用在夫妻之間,而後人也因為周公制定了《周禮》,便將夫妻行房稱為「周公之禮」。
更多新聞: 「黃子佼們」最愛家庭關係不睦女子!偷拍動作片吃軟飯還賣上網
▲皇帝、嬪妃、太監、行房、翻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