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醫打孩子上網討拍 苗博雅:長輩難溝通,子女難道可以打父母嗎?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苗博雅表示,大人不該以暴力的形式,將自己的無能發洩在還沒有抵抗或逃脫能力的孩子身上。(圖/翻攝自苗博雅臉書)
一名網紅單親爸爸、兒科醫師近日在臉書發文指出,過去因為太過寵溺3名孩子,導致他們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出現問題,發現事態嚴重的他,決定採以打耳光等嚴厲管教方式,結果遭孩子媽媽通報家暴。社民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今(2)天表示,孩子只是還沒有長大,我們的責任是讓孩子健康成長。大人不該以暴力的形式,將自己的無能發洩在還沒有抵抗或逃脫能力的孩子身上。
苗博雅寫道,每次談到「體罰」,總會有人質疑:「小孩子無法講道理,經常講不聽!不知錯,不改過!如果不能打,那要怎麼教?」
她的想法是這樣:大學生荒廢課業,只求低分飛過,有大學教授在打學生嗎?研究生論文擺爛,教授meeting可以拿愛的小手出來打嗎?員工經常講不聽、教不會,重複犯同樣的錯。老闆可以打員工嗎?長輩年邁,觀念不同,經常有難以溝通的行為重複出現,為人子女的難道可以打父母嗎?如果上述的答案都是「不可以」,為什麼在「小孩不乖」的場景,暴力就變成可以且必要呢?
在文明社會裡,除非正當防衛或緊急避難,人類都不該對另一個人類施加肢體暴力。苗博雅表示,她知道有些人會說「都是因為小時候有嚴師嚴父嚴母打我,我才有如今成就」。
但她建議大家可以google「倖存者偏差」和「錯誤歸因」;能夠「見證體罰的好」的人,其實是少數幸運躲過體罰負面效應的人。苗博雅說,有更多被強力體罰的孩子,從小就失去了對世界的信任,學會使用暴力,人生反而陷入黑暗。這些「體罰好」的說法,就是倖存者偏差。這些「因為體罰而改過向善」的見證人,坦白說,其中大部分如果好好溝通,不需要體罰,也可以收到和體罰一樣的效果。
苗博雅直言,如果我們不會對講不聽的成人使用暴力,我們就不該把「講不聽」當藉口對孩子動手動腳。孩子只是還沒有長大,我們的責任是讓孩子健康成長。大人不該以暴力的形式,將自己的無能發洩在還沒有抵抗或逃脫能力的孩子身上。
★ 拒絕暴力!請撥打11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