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粽子!「午仔魚」也是端午應景美食 漁業署狂推:優良蛋白質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野生午仔魚是老饕眼中的珍饈。(圖/擷取自漁業署臉書)

請繼續往下閱讀….

端午節大家都會吃粽子,吃多了可能會覺得有點「燥」,其實應景美食還有一種魚類,其命名緣由也和端午節有關,那就是「午仔魚」。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要吃粽子以及粽子的由來,農委會漁業署表示,其實還有一種魚,會在端午節前後靠岸產卵,容易被漁民捕獲,因而得名「午仔」、「大午」、「竹午」。

漁業署表示,午仔魚營養價值高,一直是許多日本料理餐廳的首選,目前常見的產品型態包括一夜干、三去全魚、蝴蝶切、清肉魚片等。早年在傳統市場多須透過魚販特別預留才能買到。

午仔魚體型不大,相當適合現代社會小家庭料理,現在只要到連鎖超市和賣場就能買到,省去殺魚分切等處理步驟,退冰後簡單烹調就是日常餐桌上的佳餚。

可口的午仔魚肉質細緻,油質豐富,刺少又好消化,如今已成為養殖漁業的常見魚種。漁業署強調,不必等到端午也能品嘗牠的美味。想要吃應景美食不必餐餐吃粽子,銀髮族和小朋友不妨降低糯米攝取,以好吸收、好消化的優質蛋白質取代粽子,健康過端午。

午仔魚 端午節 粽子 漁業署 蛋白質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