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旅客量今年截至6月已達3984萬人次以上,屢傳有對號座旅客因人太多上不了車。為解決這種狀況,台灣高鐵董事長史哲表示,規劃明年推出極尖峰時段指定車次自由座。
2026年高鐵將推行「指定車次」的自由座。(圖/資料照)根據交通部統計,台灣高鐵旅客量在2019年為5723萬人次,今年截至6月,旅客量已達3984萬7256人次,屢次傳出有旅客搭乘對號座,卻因自由座人潮太多,導致上不了車。
台灣高鐵董事長史哲今(20)日在媒體訪談中表示,今年預估高鐵運量會突破8000萬人次,而新車預計第1台明年8月才會到港,要到2028年12組新車才會全部上線,才能增加運能。
史哲指出,在新車全部上線前有兩年半到3年的時間,但目前高鐵運量已達到極致化,尤其離峰、尖峰時段差距大,但不可能賣票給旅客卻不給旅客進閘門,讓旅客進閘門後讓旅客不上月台,讓旅客上月台後一定要載運旅客,否則也會有安全問題。
史哲表示,目前自由座機制給旅客的自由度高,可以隨時買票上車,但在超尖峰時刻給予旅客這麼高的自由度,對秩序跟品質是種傷害,不僅傷害高鐵本身,也傷害其他乘客,因此必須要有改變。
史哲說,過去基於同理心,認為要盡可能完成旅客要回家的願望,所以在尖峰時段開放對號座讓自由座旅客站立,卻衍生很多問題,包含上車時間壓力大、行李越來越多等。
根據統計,只有8%的車次有開放對號座走道站立,尖峰時刻則是20%,史哲說,雖然看數字好像不嚴重,但整體感受性很高。
為了因應這個問題,史哲首先以平日為目標,要透過調度讓平日不要發生有自由座站位要到對號座的狀況,另外在疏運期祭出早鳥5折優惠等措施,希望分散人流,但是史哲坦言,提出優惠等措施無法完全改善人潮擁擠狀況,因此預計明年將推出指定車次自由座。
根據高鐵規劃,在尖峰時段欲購買自由座的旅客必須要指定車次才能購買,例如購買137次的自由座車票,就只能搭乘137次的自由座,其餘車次都不能搭乘,且每班車也會有限量張數的自由座車票,讓自由座的人潮不會多到需要站在對號座車廂。
史哲說,高鐵這個品牌因安全,準點率高,深受旅客喜愛,但高運量的結果卻成為乘車品質殺手,這並不是他們所期待的,因此希望利用數位科技的方式,來改善高運量帶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