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特聘教授林志潔。(圖/翻攝自林志潔臉書)
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欲搶攻台灣市場,其代理商太古汽車遭媒體踢爆,在7月28日晚間與立院總務處長廖炯志、正副院長韓國瑜、江啟臣幕僚等人餐敘,引發熱議。對此,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特聘教授林志潔今(5)日指出,依據台灣法律,中國車不能全車進口到台灣,除了洗產地之外,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是資安和國安,比亞迪可受遠端網路監控已是事實,現在的汽車已是台「會移動的電腦」,如果大舉開放,等於讓人民隱私和國家安全門戶大開。
「今天最大的新聞就是比亞迪為何要宴請我國立法同仁?」林志潔在臉書發文表示,中國車不能全車進口到台灣,是因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六條規定,台灣與中國間貿易,應以間接方式為之;第七條則規定,中國物品,除主管機關公告准許輸入者外,不得輸入。經濟部依此授權,公告禁止中國產製之整車進口 。
林志潔指出,根據交通部「車輛型式安全審驗管理辦法」規定,所有進口整車必須取得交通部核發的車型合格證明書,而比亞迪目前依照法規,無法取得車型合格證明。但若比亞迪若計劃從泰國出口整車並以「泰國製造」名義進入台灣市場,政府是否能有效做出反制,並對洗產地提出相關規定?
林志潔續指,除了洗產地外,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是資安和國安。比亞迪車輛可受遠端網路監控已是事實,現在的汽車,其實已是台「會移動的電腦」,如果大舉開放,等於讓人民隱私和國家安全門戶大開。
林志潔表示,經濟部雖然強調會進行進出口量監控、加重處罰,違規者最高可處300萬元罰鍰,同時限制其進出口, 但她認為,面對中方運用各種能力遊說修法和改變政策,政府要更積極,若只靠上開罰則,實在難收嚇阻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