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黃依婷報導

▲立委罷免案進入三階,將於726投票。(圖/資料照)
根據中選會公布,目前共24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進入三階,將於726投票,決定去留,各地展開宣傳與動員,立委則積極固樁爭取支持,形成激烈攻防。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也直言,如果大罷免失敗,1原因恐怕會削弱美、日等盟友的支持力道。
矢板明夫發文,當前全球局勢已形成「親美派」與「親中派」的對決格局,這不只是美中競爭,更是自由民主陣營與專制獨裁陣營的根本對抗,以色列、伊朗、美國等地區衝突,正劇烈改變著國際秩序,台灣內部也面臨親美與親中的深層矛盾,如果台灣國會多數持續偏向親中勢力,將嚴重損及台灣與自由世界結盟的機會。
矢板明夫表示,雖然台灣政府努力靠攏美國等自由民主陣營國家,但國會結構卻成為最大阻力,讓外界對台灣民主的前景產生疑慮,可以看到美國《外交政策》、日本《東洋經濟》與英國《經濟學人》等媒體的評論,都普遍對大罷免前景保守,並質疑賴清德總統的民意基礎。
矢板明夫認為,所以如果大罷免失敗,恐讓國際誤判台灣「轉向親中」,進而削弱美、日等盟友的支持力道。不久前韓國選出新總統李在明,其親中立場引發大家對韓國政局的擔憂,但同時台灣股市卻因此大漲,顯示國際社會對民主穩定的高度期待。
矢板明夫坦言,儘管情勢嚴峻,自己仍對台灣的公民社會充滿信心,也肯定台灣擁有全世界最成熟的公民力量,十年前太陽花運動已展現社會的自我修正機制,如今大罷免更是再次喚起人民參與的契機。當政府與國會走偏,台灣人民會挺身而出,把方向拉回來,他喊話「大罷免行動,不只是守護民主制度,更是讓世界看見台灣不向威權低頭的決心,這場運動正在創造台灣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