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千元鈔背面是哪種鳥?相信很多人都會猜錯,畢竟台灣特有種鳥類繁多,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猜是國寶「藍腹鷴」,實際上,千元鈔背面是「帝雉」,藍腹鷳與帝雉最明顯的不同,就在於牠們的雙腳,藍腹鷳的雙腳呈現紅色,黑色腳的則是帝雉,如果是公鳥,也可以透過牠們尾巴的特徵進行辨別,藍腹鷴尾羽有多根全白羽毛,帝雉則是在全黑的尾羽中,夾雜細細的白色橫條。

▲千元鈔背面是「帝雉」。(圖/資料照)
據了解,台灣帝雉學名為「黑長尾雉」(Syrmaticus mikado),是台灣特有的長尾雉屬鳥類,分布於台灣的中、高海拔山區,也是台灣雉科鳥類中棲息於最高海拔者。而帝雉僅見於台灣的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棲息於海拔1600公尺至3300公尺的原始針葉林、草原混生地帶。

▲千元鈔背面是「帝雉」,藍腹鷳的腳呈紅色,帝雉則是黑色。(圖/資料照)
過去,帝雉曾被列為世界近危鳥類,與藍腹鷴同為名列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新台幣1000元的背面就是「帝雉」,所幸台灣近年保護復育有成,目前等級為無危。帝雉生活在高海拔山區坡度較陡峭的針闊葉混合林、針葉林,亦曾見於箭竹林等濃密樹叢中,食性和雞相似,常見邊走邊用強健彎曲的喙啄食。

▲藍腹鷳的腳呈紅色(上圖),帝雉則是黑色。(圖/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