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工安意外越發頻傳,消費者若不幸買到新建案「凶宅」,爭取權益上相當不易。(資料照/翻攝畫面/與本文無關)
近年全台房市熱,建案百花盛開,工安意外也相當頻繁,如果工人死在工地,建案算是凶宅嗎?房市專家指出,雖然民法上有相關法令可告,但因為沒有強制建商公告,消費者很難舉證爭取權益,而民俗專家則認為,民俗認知上就是凶宅,不告知「很夭壽」,恐有冤魂逗留的問題。
根據內政部定型化契約規範,房屋買賣時,屋主需告知買方,持有期間是否曾發生非自然死亡事件,但如果是新建案工地發生命案,連門牌都還沒有,也沒有強制規範發生意外必須將詳細地點公諸於眾,消費者若買到施工期間造成的凶宅,即使事後知情,要以「物之瑕疵」提告亦難以舉證。

▲建案意外僅能依靠勞動部網站查詢,但事發過程細節並不完整,對消費者保障有限。(圖/翻攝勞動部網站)
資訊查不到細節衰到消費者
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新建案工地發生死亡意外對於消費者一定會毛毛的,如果不幸買到,法律上通常可以透過民法訴訟主張「物之瑕疵」爭取價損或原價金退回權益,但政府卻沒有強制建商公告相關資訊,消費者自然難以主張自身權益,部分不肖建商會選擇「不告知就沒事了!」消費者權益難以獲得保障。
他進一步說明,消費者若提告「物之瑕疵」,首先必須自行舉證,即使目前有「勞動部職安網」(https://pacs.osha.gov.tw/#)可查詢重大工地意外,但僅有工程地點及概況,經常看不到詳細事發地點過程,即使對簿公堂舉證也不易,其次則是法律上無凶宅一詞,定義取決於法官自由心證,死亡方式、掉落地點、區域、時間點,都可能讓法官有不同的見解看法。
呼籲政府,如果有心保障消費者權益,應在職安網外,另建立建商重大工安意外網站,除能更有效管理工程安全,也強制要求建商公告登錄,更能保證消費者權益,在減少消費爭議同時,亦有降低司法單位負擔之功效。

▲江柏樂表示,建案工地若有發生死人意外,民俗定義上就是凶宅。(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建案工地死人!建商、住戶都會倒楣
知名風水師江柏樂表示,民俗認知上,命案意外的工地,當然就是凶宅,尤其是事發地點,如果是因為工安沒做好,又或者逼迫工人趕工導致意外發生,鬼魂就會找工頭或建商算帳,如果怨氣不散,未來搬進去的住戶也都會倒楣。
想讓怨氣消散,相關單位都應該要受到應有的懲罰,家屬也要請法師協助,告訴祂冤魂已伏法,並引魂回家供奉,否則很容易留在原地作亂,工程無法順利進行,甚至禍及後續搬進去的居民。最後,他提醒,建商不應為了趕工罔顧安全規範、草菅人命,如果因此發生意外,除了冤魂尋仇,也會有損陰德,對未來財運、福報都有相當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