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巴菲特成功哲學精要來說一句話「設立界線」。(圖/翻攝自X@Warren Buffett Stock Tracker)
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今年的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股東大會上投下震撼彈,宣布他將於年底請董事會任命接班人,由他長期指定的接班人葛雷格·阿貝爾(Greg Abel)接任執行長職位。自1965年巴菲特掌舵以來,截至2024年底,波克夏股價累計上漲5,502,284%;同期標普500總報酬為39,054%,94歲的巴菲特因此獲股神之名,而他的投資心跟人生哲學,也一直受到青睞。
美國媒體CNBC特別對巴菲特哲學3要點做出選文,其中精髓其實是可以濃縮成作家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在《原子習慣》一書中引用巴菲特的一句話:「成功人士和真正成功人士的差別在於,真正成功的人對幾乎所有事都會說『不』。」也就是第3點「設立界線」。
1. 把人放在薪水之前
如果你正值職涯初期,很容易為了高薪就接受第一份工作,但巴菲特建議,與其看薪資,不如先看你要跟誰共事。「不用太擔心起薪,要非常謹慎選擇你的老闆,因為你會潛移默化地養成他們的習慣,」巴菲特在今年的股東會上說。
他自己在加入價值投資之父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麾下時,甚至不知道薪水多少。「我是在月底拿到第一份薪水才知道數字的,」他曾在吉莉安·佐伊·西格(Gillian Zoe Segal)的著作《成功之路:導師們的啟示》中提到。巴菲特也把自己的成功歸功於職涯中許多睿智且無私的導師:「你應該和那些比你更好的人為伍,並且感覺他們的確比你更好,因為你的人生方向會受到你身邊人的影響。」
2. 找到屬於你的聲音
巴菲特一再強調,自己很幸運在年輕時就發現了人生的熱情——投資。在週六的談話中,他將選擇職涯比喻為樂團找到「正確的聲音」。「我常告訴我的孩子,他們的聲音不一定是我的聲音,而且你不一定在第一份工作中就找到,」巴菲特說,「但如果你像我一樣幸運,在年輕時就找到,那你只需要持續做下去。」
在他2022年的致股東信中,他寫道,理想的職涯是那種「即使你不需要錢,也會選擇的工作」。「我理解現實經濟狀況可能會讓這種探索變得困難,」他補充,「但我仍鼓勵學生們永不放棄這個追尋,因為當你找到這種工作後,你就不再是在『工作』。」在今年的股東會上,巴菲特更指出,這樣的生活態度不只帶來成功,也延長壽命:「我相信快樂的人會比那些做著自己不欣賞的事的人活得更久。」
3. 設立界線,懂得說「不」
在去年的股東大會中,作者西格提到她曾為了採訪巴菲特而經歷一連串繁複安排。但當真正進入安排時,她驚訝地發現巴菲特的時間相當寬裕。「那週他的助理說:『他週一可以,大塊時間』,然後週二、週四也是整段時間,」她說,「我突然明白,他之所以成為今天的巴菲特,是因為他嚴格保護自己的時間,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他不會把行程塞得滿滿。」
當你職涯發展到某個階段,一定會有很多人和議題試圖搶佔你的注意力。設立界線有助於你聚焦真正重要的事情。這點建議,也深植於梅琳達·法國·蓋茲(Melinda French Gates)心中:「華倫·巴菲特曾對我們說:『找到你要專注的靶心,讓其他事自動遠離。你會更自在地將你的才能投注在這些核心問題上,也比較不會因為放手其他事而感到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