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唐家興報導

▲孕媽媽生產時的疼痛,被形容為「十級痛感」。
在生產的巨大痛苦中,孕媽媽的疼痛被形容為「十級痛感」,彷彿肋骨斷裂的劇痛。為了讓孕媽媽感到更有安全感,許多醫院允許丈夫陪產。丈夫的陪伴不僅能緩解孕媽媽的緊張情緒,促進生產順利進行,還能讓丈夫直接感受妻子的艱辛,增進雙方的理解與感情。
然而,丈夫陪產是否適合所有人呢?近日,有博主分享了一位名叫小麗的生產經歷,讓人啞然失笑。小麗懷孕時和丈夫約定要一起進產房,丈夫爽快答應。到了分娩那天,小麗破水後,丈夫陪她進了產房,卻發現接生的是男醫生,兩人有些不自在,但因醫院人手緊張,無法更換醫生。
在生產過程中,小麗和丈夫都有些緊張,好在男醫師經驗豐富,分娩順利進行,寶寶平安降生。正當丈夫鬆了一口氣想感謝醫生時,卻看到醫生又把手伸向小麗的下身,頓時急了,大聲質問:「孩子都生了,你掏什麼掏?別亂來!」護士連忙解釋說這是胎盤還沒出來,醫生需要手動取出,以免危險。
沒過多久,胎盤順利取出,丈夫才明白醫生的用意,尷尬得滿臉通紅,連忙道歉:「醫生,剛才語氣不好,謝謝你們,太辛苦了!」這個小插曲讓人啞然失笑,但也折射出丈夫陪產時的複雜情緒:既想支持妻子,又可能因缺乏經驗而產生誤解。丈夫陪產的情感困惑和信息缺乏,可能會導致一些不必要的摩擦和誤解。因此,醫院在允許丈夫陪產的同時,也應該提供一些基礎的分娩知識教育,讓丈夫做好心理準備,了解分娩的基本流程和可能會發生的情況。
對於孕媽媽而言,丈夫的陪伴固然重要,但也需要在生產前充分溝通,了解彼此的期待和可能遇到的挑戰。這不僅有助於減少因誤解而產生的尷尬場面,也能夠讓丈夫更有效地支持妻子,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