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腸病毒連4週緩升處低點!羅一鈞「推測2原因」估下月進流行期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羅一鈞(中)說明腸病毒疫情「反常」可能原因。(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羅一鈞(中)說明腸病毒疫情「反常」可能原因。(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腸病毒反常。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6)日表示,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自清明連假後連續4週緩升,上週3762人次較前一週增加7.8%,目前仍處低點,距離流行期11000人次尚有一段距離。對此,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傳統上5、6月為國內腸病毒流行季,但今年疫情反常仍處於低點,可能與去年秋冬腸病毒疫情持續較久(至今年1月),以及今年春季氣溫低於平均值有關,可能較晚達流行期。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隨著時序進入夏季,國內腸病毒疫情呈現緩升趨勢,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18週(4月27日至5月3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3762人次,近期自低點略升。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伊科病毒11型,亦檢出其他型別腸病毒。今年累計4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3例死亡),分別感染伊科病毒11型3例及克沙奇B5型1例,其中2例為出生未滿1個月新生兒,籲請民眾留意新生兒及幼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對於今年腸病毒疫情看似反常。羅一鈞分析推測原因有兩項:去年腸病毒至今年1月初才脫離流行期,並且感染型別沒有明顯轉換,因此讓小朋友仍有保護力;另,今年春天較涼,據氣象署統計平均氣溫為2011年以來第三冷,腸病毒要在天氣變暖後活動力才增強,可能讓疫情較晚達流行期。目前預估在6月中、6月底進入流行,但屆時即將進入暑假,流行期可能持續到9月開學,但實際情況還要觀察。

此外,羅一鈞指出,腸病毒學校停課資料收集方式有所調整,病毒以往學校、衛生單位都會統計停課資料,今年起將統一由教育部校安系統搜集,減少重複通報作業或者資料不一致情形,疾管署也不會另行公布。

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傳染力強,無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風險,尤以家庭手足間、人與人密切接觸與互動頻繁的場所如校園、托嬰中心及安親班等最容易傳播。隨著腸病毒流行風險增加,請教托育機構做好因應腸病毒流行準備,依「教托育人員腸病毒防治手冊」積極加強自我查檢及落實各項防治作為。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應落實個人與環境衛生,出外回家後,在摟抱、餵食嬰幼兒前務必正確洗手,特別是「吃東西前、跟小寶寶玩前、擤鼻涕後、上廁所後、看病前後」,皆須以「濕、搓、沖、捧、擦」5步驟用肥皂正確洗手,並應留意嬰幼童健康情形,生病盡量在家休息,以降低腸病毒傳播風險。

疾管署呼籲,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蕊米打電玩】展開蓬萊仙島的奇妙冒險 羿起探索神奇故事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