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馬鈴薯沒發芽卻「變綠」也藏毒素?專業廚師警告:削掉煮熟也會中毒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馬鈴薯發芽會產生「茄鹼」又稱龍葵鹼的毒素,不可食用。(示意圖/PIXABAY)

▲馬鈴薯發芽會產生「茄鹼」又稱龍葵鹼的毒素,不可食用。(示意圖/PIXABAY)

馬鈴薯是家庭料理常見的食材,多數人都知道發芽的馬鈴薯會產生「茄鹼」毒素,不可食用,但如果發現馬鈴薯表皮出現淡淡的綠色,會讓人產生「還能吃嗎?」的疑慮。對此,日本專業廚師Papuchan近期在社群媒體上做出詳盡說明,指出馬鈴薯受到光照影響,才會表皮變綠,光照同時會產生天然毒素,攝取過量恐會頭暈、噁心、腹瀉等中毒症狀,建議馬鈴薯若變色,最好還是丟棄、不要食用。

根據日媒報導,擁有專業執照的廚師Papuchan日前分享常見卻容易忽視的食安問題,引起廣大迴響。他表示,馬鈴薯表皮變綠,主要原因是受到光照影響,無論是日光或是家中的燈光,都可能促使馬鈴薯產生「葉綠素」。

馬鈴薯若變成綠色,是受到光照影響,即使沒有發芽也會產生毒素。(示意圖/PIXABAY))

▲馬鈴薯若變成綠色,是受到光照影響,即使沒有發芽也會產生毒素。(示意圖/PIXABAY))

雖然葉綠素本身對人體無害,但馬鈴薯在受到光照同時,也會產生「茄鹼」及「類茄鹼」等天然毒素來保護自己,一旦攝取過量,可能導致頭暈、噁心、腹瀉,甚至影響神經系統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天然毒素具有耐熱性,即使經過烹煮,也不會完全被分解,因此就算把馬鈴薯變成綠色的部分削去,還是可能有中毒疑慮。廚師也提醒,特別是在燈光偏橙或偏黃的廚房環境中,馬鈴薯變綠的地方不容易辨識,容易讓從事餐飲工作的人員忽略潛在風險,增加消費者誤食的可能性。

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廚師Papuchan建議,與其心存僥倖,不如乾脆丟棄變色的馬鈴薯更安全,若想避免馬鈴薯變綠,在儲存環境遠離光源是最基本的原則,無論是陽光直射還是長時間的室內照明,都可能默默讓馬鈴薯變質。

至於怎麼保存馬鈴薯才安全,廚師Papuchan也分享幾個妙招,除了讓馬鈴薯遠離光源保存,也可用報紙或或廚房紙巾包裹後放入紙袋,放在陰涼、通風良好的場所,以避免產生變色或毒素。另外他也提醒,剛出產的馬鈴薯因水分含量較高,不適合長期儲存,建議購買後於一週內使用完畢。

 

#馬鈴薯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