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個別醫院總額「恐釀人球」專家:非緊急手術可能被延後 嚴重後果曝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個別醫院總額實施後,專家憂心非緊急手術可能被延後。(圖/資料照)

▲個別醫院總額實施後,專家憂心非緊急手術可能被延後。(圖/資料照)

為落實分級醫療,衛福部健保署從4月起實施「個別醫院總額」,引發外界擔憂可能出現「醫療人球」。除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昨帶頭發難,擔心產生醫療人球外;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今(17)日也表示,根據國外經驗,當醫院醫療額度用盡時,非緊急醫療處置和手術可能需要延後至下一季度進行。

個別醫院總額於今年4月1日全面上路,至今才過半個月,吳明賢昨表示依國外實施經驗,幾乎都陷入醫療人球等困境,我國因護理人力出走,許多醫院減少病床數量,情況更為惡劣,醫療人球發生機率恐大增。

洪子仁今日受訪表示,醫院個別總額制度限制醫院每年度醫療申報量,由每家醫院各自控管醫療服務量,以國外加拿大經驗為例,每到年底,醫院額度快用完,民眾非緊急醫療、手術就會被推延,等到隔年1月1日額度重置後,再讓民眾回到醫院接受手術。認為民眾就醫行為若不改變,大型醫院恐因醫療服務超支,導致超過個別總額額度部分被打折或斷頭不給付。

他認為以台灣目前狀況來說,「分級醫療」落實很重要,民眾30年來高度自由就醫習慣,若無法透過制度引導,將轉診和未經轉診的部分負擔拉大,如果就醫行為一直無法改變,大醫院還是有可能因在個別總額制度下,發生和加拿大類似的狀況。

洪子仁強調,在新的制度下,每家醫院需要控管醫療額度。目前新光醫院所有醫療服務都是如常,對於後續影響,要觀察4、5、6月之後的狀況,才能做下一季的因應措施。

#《祝你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