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中信投顧認為市場再崩盤川普或許在9日會有動作。(圖/翻攝自川普X)
美國總統川普2日宣布對180多個國家地區的銷美商品廣課10%基準關稅,更對其中約60國祭出高額對等關稅,對賴索托課徵50%關稅、柬埔寨49%、越南46%,台灣就被徵32%,4月9日起生效。全球資本市場崩跌,台股今(7)日也創下史上最大跌點,台積電直接跳空跌停收在848元不能再低了,美股也再刷新跌點,就在全球投資人快崩潰時,中信投顧以川普歷來手法預告投資人,唯有「市場連崩兩天,期貨再跌3%,VIX破45,這是他過去妥協的觸發點。」
中信投顧認為川普沒真正「投降」過,但絕對有「苗頭不對就縮手」的紀錄。他現在面臨的市場崩盤和國際反制,跟過去壓力點很像。短期內會嘴硬(再發幾篇Truth Social嗆聲),若股市再跌5%或企業界大反彈,可能在4月9日對等關稅前放軟信號。
中信投顧指出,川普1.0也就是2018年和中國打貿易戰時, 對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25%關稅,聲稱「貿易戰很好,很容易贏」。當時中國報復,對美國大豆等加稅,美國農民損失慘重,在美國農民承受巨大損失後,川普在2019年12月,與中國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暫停進一步關稅,換取中國承諾購買2000億美元美國商品。雖然他宣傳這是「大勝」,但實際上關稅沒擴大,且美股當時也因不確定性下跌(2018年底跌近20%),逼他鬆手談判。但是川普並沒有投降,但看到農民抗議和市場壓力後,選擇「階段性停火」。
也是2018年,川普對加拿大鋼鋁加徵25%和10%關稅,稱其為「國安威脅」。加拿大報復,對美國商品加稅16億美元。這導致川普在2020年7月,他突然取消鋼鋁關稅,理由是「談判有了進展」。實際上是加拿大威脅再加稅,加上美國汽車業抱怨成本上升,逼他退讓,雖然川普表面沒認輸,但實質上是縮手,給自己找台階下。
2019年5月,川普威脅對墨西哥所有商品加徵5%-25%關稅,逼其解決非法移民問題。當時,墨西哥承諾加強邊境管控後,他取消關稅威脅,稱「達成了協議」。但實際效果有限,美國商會警告關稅會打擊經濟,他退了一步,但他沒完全投降,但從加稅轉為接受承諾,是典型的「苗頭不對就調整」。
當前局勢的線索,中信投顧分析,美股已連續兩天大崩,S&P 500已跌破技術性修正區間(-10%)。與2018年貿易戰時的市場反彈類似,當時逼他與中國談判。目前中國剛宣布對美國商品加徵34%關稅,歐盟也準備4月13日報復,全球「不理他」的風險上升。這跟過去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反制有相似之處。而美國商會和科技巨頭已警告關稅損害經濟,共和黨內也有建制派(如參議員Crapo)私下建議「更有針對性」。這與之前農民和汽車業的壓力類似。
不過中信投顧認為,川普的性格和政治形象不允許他說「我錯了」或「我輸了」。他總會包裝成「勝利」或「我早就打算這樣」,比如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他硬說是「歷史性突破」。除非市場現在就崩盤,期貨再跌3%,VIX破45,這是他過去妥協的觸發點。加上中國34%報復關稅剛出爐,美國內部壓力逼他調整。中信投顧認為,如果川普突然說「某些國家表現好可以談」,或給盟友豁免,就是縮手的開始。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