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深耕大安溪泰雅族部落 921災後「德瑪汶」用微型經濟陪伴族人

專案中心/中部報導

九二一地震重創大安溪流域泰雅族部落,有一群青年從都市回到家鄉協助重建,不只蓋房子,他們發現在部落還有很多可以做的事,像是教青少年傳承泰雅族織布文化、替獨居老人送餐、建部落廚房,甚至還發展出「共有雞」制度,長輩、農友,一起把雞養大後再拿去賣,族人可以一起工作、一起吃飯,部落可以自給自足,年輕人回鄉帶來了活力與希望,也溫暖了獨居長者。

達觀部落早上天色微亮,高齡90歲的獨居奶奶邱三娘就趕著到雞舍來看小雞,看著小雞像孩子一樣一天比一天長大,是她每天最開心的事。這是德瑪汶協會在達觀部落行之有年的「共有雞」計畫,長者養了一個月左右的小雞,就會由部落的農友家接手,養至18周後進行宰殺販售。

德瑪汶協會執行秘書林建治在部落推展微型經濟,族人分工小規模飼養肉雞、採集雞蛋、種植蔬菜,再透過市集等通路平台銷售出去,透過微型經濟產業陪伴獨老。他觀察到,部落老人被現代生活剝奪了舞台,五、六十歲就不知道要做什麼?生活失去重心。因此,他特地到雲林去找黑羽土雞的幼雞,讓五個老人家開始飼養,他們的生活開始變得充實開心,每天都有「雞經」可以聊。協會也會每兩三天就會來看一下小雞飼養的狀況,表面上是幫忙照顧小雞,實際上是來關懷老人。

林建治是第一個到城市念大學的族人,在台北待了18年,始終感覺那不是他的家。921大地震,震垮了部落,他回來重建房子,也成就了凝聚族人的契機。林建治回憶921當天凌晨1點47分,整個部落倒了,自己也埋被在裡面。災後重建期間,部落居民一起共食大鍋麵,不分彼此,他才意識到,那正是傳統部落最真實力量的展現。他認為,土地的價值若僅限於變賣換錢,土地很快就會流失,更讓資本的財團有機可乘。因此,返鄉後他深耕部落、回歸農務,雖然比較辛苦,但守護家園就必需守護土地,找回它深層的意義與價值。

在部落廚房工作的薛淑鈴與鄭雪兒,每天一早就到廚房報到,熟記著每個輩分族人的特殊飲食需求與禁忌的她們,用均衡的飲食餵飽整個部落。熱鬧的氣氛、熟悉的環境,讓她們樂在其中。丁羽潔則是負責運送便當給長者,每天騎著車翻山越嶺,一戶又一戶,只為了送上一頓溫熱的飯菜給獨居的族人。透過吃飯啟動了部落共生的模式,實踐了守護族人的承諾。

「德瑪汶」是泰雅語「深耕」的意思。在台中和苗栗分界的大安溪畔,散落著14個泰雅族部落,德瑪汶協會在此成立了部落廚房,用部落自己的力量開發泰雅特色產業-工藝品、特色餐點、深度旅遊,以所得回饋給部落,照顧當地的弱勢族群-老人、學童、婦女,一邊培養部落的青年、進行學童的課輔,同時傳承泰雅的文化。讓年輕人不必離鄉背井,留在最初生長的土地,守護著人與人之間的溫暖,一起工作、一起吃飯。

對傳統泰雅族女性而言,織布不僅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責任,更是一項成年禮。德瑪汶協會秘書長黃盈豪指出,在新年度的傳善計畫裡,期望透過泰雅織布陪伴青少年,不僅讓青少女能透過織布找到自我認同與同儕歸屬,也希望可以讓家族或是部落裡面男性,一起來成就這件事情,捲動部落一起進來做照顧。

921之後成立的德瑪汶協會,用部落自己力量和泰雅共食分享的傳統,照顧大安溪流域的13個泰雅族部落,獲得傳善獎計畫資助後,把共同照顧理念推得更遠。黃盈豪分享,組織已經成立二十多年,也逐漸面臨老化,希望透過青年培力,讓更多年輕人投入部落,無需離鄉背井。林建治指出,「德瑪汶」的意思是深根、挖掘,部落的發展不能離開土地,我們就是要在這邊深耕,即便我們老了、走了,我們希望跟德瑪汶一直在大安溪流域,成為很重要的一股支持部落及族群的力量。

請上傳善獎網站(www.auroratrust.org.tw)或加入臉書的「傳善獎」粉絲團,進一步瞭解這些優質社福機構。「傳善獎」歡迎您加入傳善的行列。

傳善獎網站 http://www.auroratrust.org.tw/

傳善獎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preadconscience

傳善獎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preadinggoodaward/

傳善獎部落格 http://auroratrust.pixnet.net/blog

#傳善獎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台股恐慌跳水?官方來救市 證交所今早8點宣布護盤措施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