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情人節單身不用怕!專家:不同形式的愛能對抗「孤獨流行病」

記者陳禹衡/國際中心

情人節即將到來,單身者先別充滿怨恨,因為這世界上並非只有浪漫愛!美聯社整理專家建議,提供大家思考人生中各種形式的愛,無論是來自家人、朋友、寵物、鄰居還是社群,讓人可在孤獨、政治分裂和依賴科技的時代,培養各種形式的愛,對抗「孤獨流行病」。

時任美國公共衛生總監韋克·穆爾蒂(Vivek Murthy)宣布孤獨是一種公共衛生流行病。(示意圖/PIXABAY)

▲時任美國公共衛生總監韋克·穆爾蒂(Vivek Murthy)宣布孤獨是一種公共衛生流行病。(示意圖/PIXABAY)

與他人或多人建立深厚、親密的伴侶關係,是人生中寶貴的一部分。但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社工弗里塞爾(Mikaela Frissell說):「尤其隨著年齡增長,我們會發現,沒有一段關係能滿足我們的所有需求。」因此他認為需要有多種人際連結來源。

根據哈佛大學人類繁榮計劃主任、流行病學家范德韋勒(Tyler VanderWeele)的說法,愛做為一個動詞,有兩種作用:「結合」(unitive)意味著你渴望並希望與你愛的人事物在一起;「貢獻」(contributive)則代表你希望為你所愛的人或物做出貢獻。

2023年,時任美國公共衛生總監莫西(Vivek Murthy)就宣布,孤獨是一種公共衛生流行病。莫西的報告指出,半數美國人經歷過孤獨,這對健康帶來的風險相當於每天吸15支香煙。而社交關係不佳的人群,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較高,且孤立會增加罹患憂鬱症、焦慮症和失智症的風險。

弗里塞爾表示,強大的社交連結和支持,與更好的健康狀態是息息相關的,因為良好社交能讓大腦向身體發出安全訊號,使神經系統脫離戰鬥或逃跑的狀態。

西北大學家庭研究所的心理學家錢伯斯(Anthony Chambers)的研究發現,50歲時人際關係最快樂的人,在80歲時身心狀況是最健康的,「建立有意義和滿足的關係是我們健康和幸福的關鍵。」

專家建議,主動尋求面對面的互動是培養愛的關鍵。計劃與忙碌的朋友共進晚餐,或與不愛說話的兄弟姐妹通話可能會讓人感到不自在,但這些都是培養愛的方式。弗里塞爾建議,每天誇獎一個人,並且要開放接受他人的誇獎,因為給予和接受愛的好處是相同的。

范德韋勒也建議,練習每周一天做五件善行,並持續六週,這麼做會讓自己有意識的計劃和優先考慮做善事,就像其他日常任務一樣。錢伯斯說:「我們都尋求被理解和認可,尤其是在困難時期。而人際關係是情感治癒最重要的條件。」范德韋勒還說:「我們愛別人的程度,愛我們鄰居的程度,會決定我們所處的社會的樣貌。」他也表示對敵人的愛也很重要。

綜合以上建議,明天情人節,無論有沒有伴侶,都可以思考超越一對一關係,反思自己所處的社群與世界。

推薦專題

GCS 2025 春季例行賽W6D3-2025/04/06《Garena 傳說對決》
大數據推薦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