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心/梁雪婷報導

▲澳洲雪梨大學的研究顯示,每週攝取2~4顆雞蛋的人能降低罹患老年黃斑部病變的風險。(圖/資料照)
過去醫學界曾主張不要吃太多雞蛋,擔心蛋黃會導致人體的膽固醇過高。不過近年研究發現,人體中的膽固醇有8成來自於肝臟,僅2成自飲食中攝取。而雞蛋其實含有豐富的葉黃素和玉米黃素,也被譽為「眼睛守護者」。那麼每天應該攝取多少顆雞蛋才是對身體最好的?
初日診所減重專科醫師李思賢分享2024年發表在期刊《Cell》文獻指出,基本上一天吃4~6顆都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本身的體質的確會因為吃很多,導致膽固醇升高,就要注意膳食膽固醇攝取。
雞蛋含有豐富的葉黃素和玉米黃素,這2者可以吸收紫外線中過量的藍光,對於經常使用3C產品的人來說尤其重要。澳洲雪梨大學的研究顯示,每週攝取2~4顆雞蛋的人,罹患老年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比每週攝取少於1顆雞蛋的人低49%。
尤其雞蛋營養十分豐富,尤其是蛋黃。蛋白膽沒有膽固醇,營養成分單純,擁有豐富的蛋白質、少量維生素B群及葉酸。至於蛋黃則含有豐富的卵磷脂、維生素與礦物質,包括維生素A、B12、D、葉酸、鈣及鉀等,是良好的營養來源。
營養師劉于慈進一步指出,其實血膽固醇過高,只有約2-3成是因為攝取過多高膽固醇食物所造成;其餘7至8成的原因還是和人體自行合成的膽固醇量有較大的關係。目前已有多篇研究發現,吃蛋的數量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沒有相關性。
以健康的人來說,每天可食用4至6顆蛋;高膽固醇患者每週食用2至3顆蛋都不會對健康有害,不過仍需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慢性腎臟病患者、膽固醇過高者應慎重攝取雞蛋,避免使用過度,造成健康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