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中心/程正邦報導

▲清朝歷史上蘇培盛真有其人。(圖/翻攝甄嬛傳)
清朝太監總管蘇培盛現在能被人熟知,有一半的功勞要歸於前些年大火的電視劇《甄嬛傳》。其實真實的歷史上是真的有蘇培盛這個人,他同時伺候過康熙、雍正、乾隆這三位皇帝,蘇培盛在雍正朝時,更十分受雍正的信賴。
據史料《宮殿監督領侍蘇培盛墓誌銘》記載,在雍正朝蘇培盛是當時寵冠六宮的太監之首,他有什麼過人之處?為何雍正對他青睞有加呢?

▲蘇培盛因為電視劇《甄嬛傳》廣為人知。(圖/翻攝甄嬛傳)
蘇培盛出生於康熙十二年(1637年),有別於普通太監文化水平很低,大部分都是文盲,蘇培盛他從小就是一個讀書刻苦,性格穩重的孩子,他原本跟其他有抱負的年輕人一樣想參加科舉取士,但因為家裡窮困、孩子又多,為了養活父母和弟弟們,他迫不得已進宮來減輕家裡的負擔。
在當時想入宮當太監是有年齡限制的,只有16歲以下的男子,或家裡有很多子嗣不會斷後,才有資格入宮。據史料記載,蘇培盛應該是在30多歲時進宮,可以說是太監裡的特例。

▲蘇培盛是落第書生,30多歲才入宮當太監。(圖/翻攝甄嬛傳)
根據康熙朝的法律,新太監上位家裡立刻就能獲得五兩銀子的報酬,之後每個月朝廷都會發二兩銀子的工資,當時一兩銀子能買150斤的大米,解決家裡生計問題後,蘇培盛進宮不久就被康熙發現這個「大齡太監」的文化水平還算不錯。
雖然蘇培盛的文化水平放在科舉考場上可能算不了什麼,但在宮內的太監中,馬上就顯得鶴立雞群,康熙不僅給他升職加薪,還讓他去茂勤殿當差,茂勤殿類似唐朝的翰林院,是康熙讀書的地方,後來清朝重要官員們也在這裡編寫書籍。
所以當時科舉沒有考上的蘇培盛,現在反而是能和最頂級學者們相處在同一個地方。蘇培盛小時候為人處世就十分謙虛謹慎,在宮中20多年的掌管生涯裡,他更是如履薄冰從來沒有犯過錯誤,被提拔為太監副總管,讓大家對這個中年太監另眼相看。

▲蘇培盛處事謹慎,很會揣摩上意。(圖/翻攝自微博)
正當蘇培盛處在事業上升期時,康熙帝駕崩,正當大家以為蘇培盛的晉升之路就要結束時,新繼位的雍正帝又是一個文藝控,從書畫到詩詞,從音樂到舞蹈,雍正都是非常喜歡,太監中文化水平最高的蘇培盛,書生氣最濃,雍正看他越來越順眼。
就這樣,蘇培盛竟然比在康熙王朝時更受寵,從副主管升級成太監裡第一把交椅,統領宮內所有太監。在史料《國朝宮史,卷三》中記載,當時雍正可能知道蘇培盛家境不好,給了蘇培盛兩萬兩的生息銀,家裡遇到紅白事時就用這些銀兩來操辦,按每兩一分起息計算,這利息到底有多少呢?

▲雍正賞賜蘇培盛兩萬兩的生息銀,讓他們家族不愁吃穿。(圖/翻攝甄嬛傳)
依照當時雍正朝的利息換算,一年兩萬兩的白銀利息約二百兩,當時一個普通縣令也就只有四十五兩年俸,並且這份生息銀是永久取用,只要還有清朝一天,這份生息銀就生效,可謂保了蘇培盛一族百年的榮華富貴。
隨著蘇培盛的地位越來越高,朝中有人開始蒐集他和家人的黑歷史來彈劾他,雍正對蘇培盛仍處處維護,還提醒蘇培盛說,你常年在宮廷之中,不知道家裡的情況,切記不能依仗著朝廷勢力包庇犯事的親氣,好在蘇培盛對家人的約束也不錯,並沒有做出什麼出格的事。

▲蘇培盛恃寵而驕,除了皇帝外,見其他皇室成員並不下跪。(圖/翻攝甄嬛傳)
能博取皇帝如此賞識與關心,蘇培盛應該算是古往今來的佼佼者,如果就這樣下去,蘇培盛不僅會有一個安詳的晚年,還能得到不錯的名聲,但人總是會恃寵而驕,無論是之前他多麼的謹慎小心,蘇培盛也不例外。
史書對蘇培盛晚年的記載並不多,連死因都有點欲蓋彌彰,只有提到在雍正後期,蘇培盛見到除了皇帝以外的其他皇室成員竟然都不下跪,這其實是一個很嚴重的事,畢竟古代講究尊卑之分,蘇培盛就是因為這一點失誤,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後半生便平庸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