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團體綠色和平今天公布海岸快篩調查結果,有13段海岸線的垃圾量約占全台海岸線的一半,其中以北海岸和西南海岸污染最為嚴重;進一步統計垃圾類型則以塑膠瓶罐為大宗。

▲綠色和平與荒野保護協會完成為期1年的海岸快篩調查,走訪台灣本島海岸線121個測站,11日公布結果,其中以北海岸和西南海岸污染最為嚴重;進一步統計垃圾類型則以塑膠瓶罐為大宗。圖為新北瑞芳員山子分洪道廢棄物堆積情形。(圖/中央社)
綠色和平與荒野保護協會完成為期1年的海岸快篩調查,走訪台灣本島海岸線121個測站,估計目前海岸上約有1227萬2000公升體積的垃圾,重達646噸。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顏寧表示,以區段來看,北海岸(基隆、新北、桃園)和西南海岸(彰化、雲林、嘉義、台南)污染最嚴重。
根據統計數據分析,新北市瑞芳區、桃園市觀音區、彰化縣大城鄉及台南市青草崙等13段海岸海洋廢棄物沖積情況最嚴重,占台灣本島海岸垃圾量的一半;進一步統計海洋廢棄物類型,塑膠瓶罐最高,其次為發泡塑膠(如保麗龍)與廢棄漁具。
若與亞洲鄰近國家相比,顏寧指出,台灣海岸線總長度只占日本3.4%、韓國0.8%,但平均每一公里海岸線上的海洋廢棄物體積卻是日本的2.4倍、韓國的1.7倍。
綠色和平呼籲環保署與海洋保育署制訂「海洋廢棄物管理辦法」與「海岸廢棄物污染標準」,帶頭清除海岸廢棄物熱點,依照不同區段的污染程度作有效資源分配運用,協助地方或管理單位提高清理頻率和效率,儘早恢復海岸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