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農告白:在我阿公那個時代,牛都是放養,一頭乳牛大概都可以活到十三年、十五年,可是現在,牛都是一隻隻被圈養起來。有些酪農為了賺更多錢,讓牛在短期間分泌更多乳汁,可能一次會餵牛吃八到九公斤的精料,強迫牛一直吃,吃太多,牛就會得蹄葉炎,出現跛腳,壽命會縮短。
讓牛在短時間大量泌乳,就跟「填鴨」一樣,牛的壓力很大,也會常生病,所以需要打更多抗生素或消炎藥,不止牛的壽命降低,其實出奶出多,牛隻就會很容易得到乳房炎,也很容易罹患蹄葉炎跛腳,牛得這些疾病都會不舒服,產乳量就會降低,要施打更多抗生素藥物治療。但施打藥物後,酪農是不是真的等到藥效過才擠奶?藥物殘留有沒有徹底檢驗?雖然說都有驗,但是還是會LOSE掉、疏忽掉啊!
現在也有不肖品牌廠商,用國外進口的液態奶混充為「鮮奶」在市場上販售。這些廠商會另外開一個子公司關係企業,透過關係企業去採購國外液態奶,進口進來再轉給母廠,混合以鮮奶名義在市場上
銷售,這些都是外界不知道的。美國人都是不吃液體奶的,因為液態奶為了可以放久一點,通常都會加入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對身體不好。市面上也有廠商偷偷在用液體奶混充鮮奶賣,液態奶到底都流到哪裡去了?這部分農委會可以去調查。消費者如果真的要喝鮮奶,要看看這業者是不是真的有在養牛、牛幾隻、有沒有跟酪農戶收購,奶從哪裡來?
(資料來源:商業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