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商周不公佈檢驗單位?學生實驗?認證備受質疑

針對《商周》「牛奶駭人」報導,政府、酪農及學界紛紛質疑內容的嚴謹性、研究人員資格,以及為何《商周》遲遲不肯公布檢驗機構。《商周》副總編輯朱紀中表示,這份來自銘傳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陳良宇的分析報告,屬於學術上的先行研究報告,目的在發掘乳品中的危害性因子,也就是為了建立HACCP(食品安全管制系統)所做的先行研究,研究方法符合科學原則。
 
此外,執行檢測者也並非大學生,而是具有實際操作檢測儀器「氣相層析—質譜儀」(CG/MS)逾兩年經驗的講師級研究人員。陳良宇副教授也具有食品公司研發主管的資歷,因此具備食品檢驗專業。報告使用的代謝物檢測法是檢驗藥物濫用時常見的方式,用在乳品檢驗也非先例,國內外均有文獻可參考。
 
他也表示,《商周》在當期「總編輯的話」坦承這是一份不夠全面的檢驗報告,但是因為在尋求專業機構複檢的過程中,連續遭到八個單位拒絕,因此,《商周》希望扮演媒體「吹哨人」的角色先拋出問題,為牛奶中可能含有不當藥物殘留的情形提出預警,讓政府和其他專業機構做進一步的檢驗,釐清該份先行研究報告所指出的危險因子,建立更周全的乳品檢驗標準。
三立新聞台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