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報導,根據內情人士指出,歐洲央行正考慮施行前所未見的方針,將存款利率下調至負 0.1%。目前商業銀行存於央行的多餘現金利率為 0%,現央行官員們將準備調降到 -0.1%,這將是歐洲央行史上首見的負利率政策。據悉理事會就此概念進行討論,目前尚未達成共識。
《抗通縮救經濟 ECB不排除負利率》
據知情人士向彭博透露,歐洲央行考慮將準備金存款的利率下調至-0.1%。若首次實行負利率,可能採取小幅下調的方式,而非常規的下調0.25%。負存款利率和0.1%的下調幅度都是歐洲央行前所未有的,歐洲央行理事會的委員們對此舉尚未達成共識。
@史無前例 歐央行考慮負利率

歐洲央行理事會的委員們認為,負存款利率是抵抗通縮的工具。負利率從未實行過,其效果尚不確定。歐洲央行希望通過負利率,促使銀行多向外貸款。然而,負利率將傷害銀行的盈利情況,那時貸款利率很低,而負準備金存款的利率又不能轉嫁到儲戶。
@歐元日線與5分鐘線圖

歐洲央行竭盡所能,抵抗歐元升值帶來的問題。歐洲央行對負利率未做回應,可能想藉機觀看市場的反應。消息一出,歐元對美元下跌。該場景似曾相識:今年5月,德拉吉稱,歐洲央行對負存款利率持開放態度。德拉吉的言論引發歐元大幅下跌。
@花旗看歐洲央行 四招救經濟

花旗認為,在歐洲央行明年實施歐元區銀行業資產質量評估(AQR)以及壓力測試之前,這一措施具有高度爭議性。實施負存款利率的報導的確凸顯歐元升值的背景下,歐洲央行執委會解決通脹持續放緩的決心。這應令歐元在歐洲央行12月議息會議召開前承壓。如果歐洲央行確認實施該政策,將被看做歐元的極大利空。疲軟歐元能幫助刺激歐元區出口和增長。
《錢越存變越少 負利率若真的降臨》
在負利率的條件下,相對於儲蓄,居民更願意把自己擁有的財產通過各種其他理財管道進行保值和增值,例如購買股票、基金、外匯、黃金等。負利率不只蠶食普通居民的消費能力、加劇通膨預期,更造成社會資金一定程度的錯置,更多轉入房地產、期貨等金融和資產市場,助長泡沫。
@負利率時代-影響經濟層面

存款越來越少:
負利率最為直接的影響就是居民放在銀行的存款會越存越縮水。既然把錢放在銀行里並不保險,錢還會白白地蒸發掉,那麼把錢拿出來就是最好的辦法。
物價進一步推高:
有錢人們當然不會就看著自己的錢放在銀行當中一點點蒸發,所以他們一定會努力尋求投資。富人們大多將目光投向股市、房市還有期貨市場。
資產泡沫橫飛:
低利率誘發巨大信貸需求和資金需求,廉價貨幣政策釋放出了巨大的流動性,當游資、熱錢橫行之時,投機一定更瘋狂、更猖獗。這時,投機暴利遠遠超過投資回報,實業資本受到威脅。
@負利率如何影響荷包 算看看

3個月定期存款率是2.85%,CPI為5.4%。你在年初存入1萬元的3個月定期,存款到期後,獲得銀行利=10000x2.85%=285/4=71;通膨率=10000x5.4%=540/4=135。 71-135=-64(值為負值,即為負利率)。也就是說1萬元存在銀行3個月,表面上增加了71元,實際上減少了64元。這樣,你的10000元3個月定期存款,實際收益為-64元。
從負利率的角度來看房貸,你看到的不是利息支出,而是莫名其妙地增加收入!以年利率2%來算,在2年寬限期內100萬元的房貸利息支出總共為 4萬元,但以最輕微的漲幅2年漲10%來計算,由於房產價值增加10萬元,以至於不但實質上沒有房貸利息支出,反而還倒賺6萬元。」
《零利率還不夠 歐元區陷通縮陰霾》
通縮疑慮促使歐洲央行本月降息至歷史新低,但如今連歐元區外的國家,物價也開始下滑。東歐、瑞典和英國10月通膨率都異常疲弱、甚至出現下滑,反映歐洲地區的通膨減速。歐洲通縮疑慮可能使歐債危機雪上加霜,經濟學家警告,歐元區恐將步上日本後塵,陷入失落的十年。
@歐洲各國10月CPI年增率情況

歐洲多國紛紛出現通膨趨緩的跡象,加深了歐洲陷入通縮的疑慮。德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漲1.2%,是三年多來最小漲幅;義大利漲0.8%,不如市場所料。匈牙利年比上漲0.9%,是1974年至今最小漲幅。即使是過去五年來通膨大多高於鄰國的英國,似乎也出現緩和的跡象,英國10月通膨年比減至2.2%,去年9月以來最低。
@歐元區長期衰退惡性循環

@歐元區面臨通縮可能性高

歐元區多國10月通膨趨緩,某個程度上反映國內燃料成本隨國際油價下滑而降低,卻也暗示消費者需求疲軟。歐元區雖然脫離漫長的經濟萎縮並展現溫和的成長,9月失業率仍處於歷史新高,薪資成長緩慢,民間消費意願低迷。
通膨趨緩的情況如果持續,應能給歐洲央行爭取到更多時間,以低利率或其他寬鬆貨幣政策支撐經濟。但這也讓人擔心一旦出現通縮(即物價持續下滑),可能阻撓政府民間償付債務的努力,並讓消費者支出卻步。
《負利率非先例 丹麥吸引世界目光》
在歐債危機爆發後丹麥幣(又稱︰克朗)亦被投資人視為歐洲地區內的避險貨幣,因而面臨升值的壓力。為預防歐洲央行降息後克朗對歐元升值,丹麥央行不惜祭出負利率政策以展現阻升的決心。推出負利率政策,於2012年7月將定期存款利率下調為負0.2%。由於率先步入負利率,因此丹麥央行成了全球央行的關注對象。丹麥的政策制定者們自嘲說:“我們從來也沒有像現在這樣受到關注。”
@美元兌丹麥克朗走勢 周線圖

近年來,歐美主要經濟體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衰退,紛紛實施零利率政策,導致大量資金湧入丹麥避險,丹麥克朗和歐元之間的固定匯率關係受到猛烈衝擊,丹麥國內通脹隨之上升,出口不斷下降,經濟受到嚴重影響。在這種背景下,丹麥央行不得不推出了負利率政策,於2012年7月將定期存款利率下調為負0.2%。
負利率政策實施後,驅趕外來資金的效果很快顯現。丹麥允許本國克朗對歐元的浮動區間為正負2.25%,實施負利率前,丹麥克朗升值壓力很大,實施負利率後3個月,丹麥克朗對歐元匯率恢復到7.46038的中間價位,外資湧入的壓力逐漸減弱。
負利率政策的實施也起到了刺激投資的效果。根據丹麥銀行的統計,負利率導致資金流入風險資產的動力增強,丹麥國內的投資意願有所上升,投資空間初步顯露,這為丹麥經濟在2013年初步好轉奠定了基礎。北歐聯合銀行的評估顯示,2013年丹麥國內生產總值將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