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向敦維/綜合報導
每年4月到6月是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的熱門登山季,每年都有數千名登山客冒險攻頂,但也因為人數太多,傳出許多山難意外。《Discovery》頻道《聖母峰救難隊》獨家紀錄救難隊英勇事蹟,每天直升機救難隊都在與時間、氣候競爭,只為了救出在山中遇難的登山客,甚至還可能讓自己遭遇生命危險。

▲聖母峰每年吸引大批登山客前來攻頂,但也不時傳出山難意外。(圖/翻攝自《Discovery》)
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每年吸引上千名登山客以身試險,但當災難降臨,即使是救難人員也得經歷一場豪賭。
救難人員:「你跟哪位神祈禱或信什麼教都沒差,你有時候會贏,有時候會輸。」
海拔將近8000公尺的4號營堪稱「死亡地帶」,偏偏救難任務幾乎都在這裡發生。

▲4號營位置被稱為「死亡地帶」,不少登山客都命喪此處。(圖/翻攝自《Discovery》)
聖母峰飛行員傑森:「7700公尺,這樣2萬5000多呎了,太高了。」
聖母峰飛行員傑森接到任務,準備營救困在4號營的美國登山客,但極限高度下空氣稀薄,就連專用直升機B3e都難以招架。

▲聖母峰氣候惡劣,登山客如受困,救難人員也不一定能及時救援。(圖/翻攝自《Discovery》)
受困登山客羅伯:「拯救一條性命需要動員許多人,6個人把我拖進帳棚。」在飛行員建議下,羅伯被移到1200公尺下的2號營。
受困登山客羅伯:「早安機長,我是利馬‧羅伯。」
隔天一早直升機終於抵達,羅伯安全被送至醫院,但這條命卻是救難人員班恩用一隻腳換來的。

▲救難人員的腳趾呈現灰色,恐難逃截肢命運。(圖/翻攝自《Discovery》)
救難隊人員班恩:「他(羅伯)體溫過低,我設法維持他的核心溫度(37度),於是把雙腳放在他身體底下。」
打開塑膠袋,腳趾呈現鐵灰色,為了維持羅伯的體溫,班恩右腳腳趾嚴重凍傷,恐怕難逃截肢命運。每年4月到6月是聖母峰的熱門登山季,但要攀上世界屋脊,除了登山客冒險攻頂,還得要救難隊英勇相挺。(整理:實習編輯黃于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