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眼皮垂垂的,可能不是沒睡飽,而是眼皮失去支撐力。一位24歲的潘姓女同學,左眼因先天性提眼肌功能不全,無法正常打開,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視人,曾接受過兩次提眼肌矯正手術,但都沒有改善,不知情的教授還以為她沒有睡飽,讓她感到相當無奈,最後到雙和醫院接受「提眼肌支持韌帶懸吊手術」後,終於順利擺脫此困擾,找回美麗雙眸。

▲接受提眼肌支持韌帶懸吊手術後,潘同學(左)的左眼已能和右眼對稱,也順利重建眨眼功能。(圖/雙和醫院提供)
收治該患者的雙和醫院眼科醫師沈筠惇表示,經檢查,所幸潘同學的提眼肌功能未完全喪失,透過「提眼肌支持韌帶懸吊手術」,將提眼肌周邊的附屬韌帶加以提拉,重建眨眼功能,左眼已能和右眼對稱,讓她找回許久未見的自信心。
沈筠惇解釋,先天性提眼肌發育不全,也就是指我們用來抬高上眼皮的一條肌肉(稱為提眼肌)發育不良或甚至沒有發育,而導致患者無法控制上眼皮張合、或張開不全,導致眼瞼下垂,不僅有礙視覺功能,對患者外貌與自信心都產生負面影響。
另一位家住南部的20多歲陳小姐,則是右眼眼皮下垂無法控制,只有左眼能正常眨眼,常飽受旁人異樣眼光,同樣也曾至他院接受過眼肌矯正手術,但沒有獲得改善。經沈筠惇檢查發現,陳小姐提眼肌幾乎無功能,因此替其擬定治療計畫,先施行「提眼肌支持韌帶懸吊手術」,若改善有限的話,再進行「額肌瓣懸吊手術」,改提拉額頭部位的肌肉幫助眼皮活動;經過這兩種治療,終於讓陳小姐的右眼能順利控制眼皮開合。
沈筠惇說,目前該病症常見的治療方式,是透過矯正手術加強提眼肌的功能,不過這只適用於輕度的患者,像潘同學或陳小姐這種屬於中、重度的患者,因提眼肌幾乎無功能,就必須透過「提眼肌支持韌帶懸吊手術」或「額肌瓣懸吊手術」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