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一位16歲的男性最近2個月看一連串數字時會漏幾個字,曾被診斷為正常眼壓性青光眼,藥物治療中,症狀未明顯改善,有惡化的趨勢,再次到診所診治,並進行安排視野檢查,發現右眼視野缺損,轉診至醫學中心,檢查發現為腦部的顱咽管瘤,安排手術治療,術後恢復良好。
收治該名患者的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副院長廖士傑表示,這名患者前來求診檢查矯正後視力雙眼皆為1.0,眼壓正常,前房,眼底檢查皆正常,因此安排視野檢查。檢查後發現右眼視野缺損,呈現被垂直中線分隔的現象,高度懷疑中樞神經造成視野缺損,轉診至醫學中心,檢查發現為腦部的顱咽管瘤,安排手術治療,術後恢復良好,視野缺損逐步改善,最佳矯正視力維持在1.0,目前持續門診追蹤。
廖士傑說明,顱咽管瘤一般多數發生在青少年,也有少數50歲以後發病,是由顱咽管殘餘上皮所產生,良性,發展緩慢的顱內腫瘤,症狀與腫瘤大小、位置、年齡等因素有關,如晨間頭痛、視野缺損、內分泌異常、水腦症等。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為輔。
腦下垂體腫瘤產生原因不明,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發生,良性,佔原發性腦瘤10-25%,腫瘤本身會壓迫視神經,影響視力造成視野缺損,有些腫瘤也會造成荷爾蒙過度分泌,大於一公分的腫瘤建議以手術切除為主,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為輔。
廖士傑提醒,當患者出現視力不良、模糊時,要盡快找專科醫師檢查,如果發現有視野缺損的情形,首先考慮是否有青光眼的可能,另外對於特殊型態的視野缺損,如被垂直中線分隔的視野缺損,或是雙顳側偏盲時,則要提高警覺,懷疑可能是中樞神經引起的視野缺損,經由安排詳細的腦部檢查,幸運的話,可以在其他症狀發生之前讓腦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達到最佳的預後。

▲醫師提醒,當出現視力模糊時,應及早找專科醫師檢查。(圖/Flikr CC授權/原作者Gabriel Molina/網址http://bit.ly/2fnj4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