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單側耳朵若突然聽不見,恐是「突發性耳聾」。耳鼻喉科醫師提醒,7天內是黃金治療期,延誤恐致永久聽損。(圖/聯新國際醫院提供)單側耳朵若突然像被塞住,或聽聲音隔層膜,甚至伴隨暈眩感,恐是耳朵發出的警訊。一名女高中生因睡眠不足與課業壓力大,起床驚覺左耳聽不見,檢查確診為「突發性耳聾」,所幸就醫及時,經治療3週後順利痊癒。耳鼻喉科醫師提醒,突發性耳聾發作後7天是黃金治療期,一旦延誤,可能導致永久性聽力損傷。
聯新國際醫院耳鼻喉科陳思齊主任分享案例,一名高中女生長期睡眠不足、課業壓力大,一天早上起床準備上學時,發現左耳聽不見,家長趕緊帶她就醫。經純音聽力圖檢查,顯示左耳平均聽力損失達70分貝,確診「突發性耳聾」,在接受類固醇藥物與高壓氧輔助治療後恢復聽力。
陳思齊解釋,突發性耳聾又被稱為「耳中風」,是一種急性聽力受損疾病,患者常在毫無預警下出現單側聽力降低,同時伴隨耳鳴、耳悶,甚至眩暈等症狀,好發於季節轉換、過度疲勞、病毒感染或睡眠不足時,不分年齡族群都可能發生,且目前約7成患者的病因不明。
陳思齊強調,突發性耳聾最關鍵在於發作後7天內的黃金治療期,一旦延誤,即使治療,也可能導致永久性聽力損傷。標準治療以類固醇藥物為主,包括口服、靜脈注射及耳內注射三種方式。此外,同步搭配高壓氧進行治療,可進一步提升療效。
陳思齊提醒,突發性耳聾的治療效果因人而異,年紀小於40歲、沒有合併糖尿病、沒有伴隨眩暈發作,且於1週內接受治療的病患,預後效果最佳。約有3分之1患者可完全恢復聽力,有3分之1患者可恢復部分聽力,3分之1患者則無法改善。若治療延誤超過2週,療效恐將減半,超過1個月,則因聽神經損傷定型,聽力將難以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