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網紅律師李宜諪遭控涉嫌利用陪偵機會外洩偵訊內容。(圖/仙塔律師IG)
網紅律師「仙塔律師」李宜諪,遭控涉嫌利用陪偵機會外洩偵訊內容,幫助詐騙集團未到案成員掌握案情動向,昨(30日)遭台北地檢署搜索、傳喚。此案讓人關注律師加入詐團事件頻傳,對此,律師陳肇英剖析,此與年輕律師自開律師事務所,面臨龐大資金壓力,使其較易受到誘惑,而違法協助詐團傳遞訊息,涉犯《組織犯罪條例》、《刑法》洩密等罪。
過去在社群平台活躍、時常分享時尚穿搭與精緻妝容的李宜諪,形象一向自信、俏麗,總是自帶光芒,甚至擁有一票死忠粉絲。沒想到這次竟遭檢調逮補,最後以70萬交保。
陳肇英接受《三立新聞網》採訪時表示,近年雖然律師高考錄取名額增加,但僅10%左右的錄取率,考試仍有一定難度。一般剛出道的律師,經驗稍嫩,很難有穩定的案源,受雇於律所的年輕受雇律師,普遍薪資多為5、6萬元,卻背負老闆交辦的龐大案量,面臨收入與付出不成比例的處境。
他表示,許多年輕律師為了想擺脫老闆案量的壓力,會選擇出來獨立執業。「但養一個律所開銷包括辦公室租金、人事費用,對於案源不穩的年輕律師,形成另一個資金壓力。」
「目前詐騙泛濫,洗錢、詐欺案件多到爆炸,詐團需要律師在案件偵查中協助辯護,正好與缺乏案源的律師一拍即合。」他感嘆道,律師幫被告辯護本無問題,但為了案源穩定,甚至豐厚的報酬。稍微把持不住而幫忙協助詐團主腦傳遞消息、設偵查斷點,就會涉犯《組織犯罪條例》、《洗錢防制法》及《刑法》洩密等罪,反而得不償失。
他以個人執業經驗表示,被告接受律師辯護為合法權利,並無不妥,但律師接案前最好了解一下委託人的身分及律師費由誰支付。若是被告本人或其父母、配偶、親戚委任,問題會少一些。「律師接案後,案情不能向無關之人透露,更不要協助傳遞不該傳遞的消息,謹守律師倫理規範,誠誠懇懇辦案,路會更長遠。」

▲無罪推定原則。(三立新聞網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