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中東情勢持續升溫,以色列密集空襲重創伊朗軍事設施後,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li Khamenei)不但拒絕讓步,還警告若美國介入,將對美方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紐約時報》19日指出,在此敏感時刻,五角大廈與美國軍方內部頻頻召開會議,研擬伊朗可能的反制行動,其中最令人憂心的,就是伊朗可能封鎖全球最重要的能源運輸通道荷姆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

▲荷姆茲海峽長年處於重要戰略與經濟位置,圖為2023年一艘伊朗革命衛隊快艇正試圖接近美國驅逐艦。(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為何荷姆茲海峽這麼關鍵?
《彭博》19日報導,荷姆茲海峽是一條狹窄水道,連接波斯灣與印度洋,北側是伊朗,南側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阿曼。整條水道長約161公里,最窄處僅約34公里,實際可供航行的雙向航道各僅寬3公里左右。《彭博》指出,2024年每天有約1650萬桶原油與凝析油經此通道運送,來源涵蓋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聯與伊朗;每天荷姆茲海峽乘載著全球四分之一的石油與20%的液化天然氣經此運輸。
若荷姆茲海峽被封鎖,將使油輪無法前往亞洲與歐洲等主要能源需求地區,勢必導致國際油價與天然氣價格飆升,對全球經濟造成劇烈衝擊。
伊朗真的會封鎖海峽嗎?
雖然國際法並未賦予伊朗封鎖國際航道的權力,但伊朗可以動用武力來達成類似效果。五角大廈官員指出,伊朗海軍至今仍保有部署水雷、巡邏艇與短程飛彈的能力,能有效干擾航運,甚至癱瘓來往船隻與美軍艦艇的行動。
事實上,伊朗早在1988年兩伊戰爭期間就曾在海峽布放約150枚水雷,導致美國導彈護衛艦「USS Samuel B. Roberts」幾近沉沒。當前伊朗更擁有各式水雷,包括簡易的「吸附水雷」、到懸浮與聲納觸發型「底部水雷」等各式高殺傷力水雷。此外,伊朗還能從沿岸發射飛彈或派出快艇進行干擾,即使不派出艦艇也能造成商船不敢冒險通行。
美軍擔心,一旦伊朗啟動封鎖,將導致駐波斯灣的掃雷艦與兵力被困海峽另一側。目前駐巴林(Task Force 56)的「第56特遣隊」已準備應對此類狀況,動用自主水下載具(AUV)與水下拆彈部隊進行艱鉅又危險的水雷清除任務。
伊朗會怎麼執行封鎖?
根據軍事專家指出,伊朗可能採用多元方式:
●水雷封鎖:將大量水雷布設於海峽入口,讓船隻無法安全通過。
●岸基飛彈攻擊:利用短程飛彈攻擊靠近的商船或軍艦。
●無人機與火箭彈攻擊:從沿岸或內陸發射,形成威懾。
●小型快艇騷擾戰術:以快速機動的快艇包圍、騷擾商船。
●模仿胡塞戰法:如同葉門胡塞武裝干擾紅海航運般,針對與美、英、以色列相關的商船進行精準打擊。

▲伊朗對以色列中部地區的飛彈攻擊,造成房屋與住宅全毀,伊方強調拒絕讓步。(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誰最依賴這條海上命脈?
依賴荷姆茲海峽的國家眾多,包括:
●沙烏地阿拉伯:是經此出口石油最多的國家。
●阿聯:可透過輸油管將每日150萬桶原油運至霍爾木茲南側的富查伊拉港(Fujairah)。
●伊拉克:目前全部石油出口均經巴斯拉港(Basra)穿越海峽,無替代方案。
●科威特、卡達、巴林:都無法避開海峽,只能依賴此水道。
●伊朗:也需倚賴此海峽出口石油,雖在2021年啟用位於賈斯克港(Bandar-e Jask)的新終端,仍難完全替代。
一旦海峽遭封鎖,不只全球能源市場會大亂,伊朗自己也將首當其衝。不僅無法出口石油,還可能惹惱最大買家中國,甚至觸發美軍與盟國聯合反擊。前美軍中東司令東尼根(Kevin Donegan)就曾直言:「如果伊朗這麼做,他們的經濟將更加殘破,甚至無法承受反撲。」
美方準備好了嗎?
美軍在荷姆茲海峽早有部署,包括掃雷艦隊與特遣隊;一旦伊朗發動封鎖,將啟動長時間且高風險的清除任務。而回顧1980年代「油輪戰爭」,美軍也曾為商船護航並進行大規模軍事部署。如今美方正重新評估防禦策略,以防伊朗突襲打破區域平衡。
然而,對伊朗而言,一旦選擇「封鎖荷姆茲」這條路,無異於玩火自焚。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學者薩德加波(Karim Sadjadpour)就指出:「對伊朗來說,封鎖荷姆茲海峽就像戰略上的自殺式攻擊,可能造成巨大破壞,但也可能換來難以承受的後果。」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