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CTWANT

▲日本《NHK》指出,受到網路「7月可能發生大地震」的傳言影響,日本的觀光行業遭受重創。(示意圖/翻攝pixabay)
近日,網路上一則關於日本漫畫家預言「7月可能發生大地震」的消息透過網路傳播,引起高度關注。日本《NHK》針對此事進行專題報導,指出這則毫無科學根據的消息已經在實際上重創日本的觀光業,甚至有航空公司為此減少航班次數。報導還指出,這則消息在海外地區傳播,主要是在華語地區巡速擴散,其中又以香港、台灣最為嚴重。
據《NHK》4月26日報導,日北漫畫家竜樹諒曾在其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中提到,2025年7月5日可能發生震央位於日本、台灣及菲律賓海域的巨大天災,涉及大地震、海嘯或海底火山爆發。然而,這則消息在沉寂多年後,近年透過日本一名YouTuber提起,很快便因為其吸引眼球的驚悚特質,吸引大量網路創作者製做相關內容。根據《NHK》統計數據,這類影片自2023年前後開始在網路上擴散,尤其在進入2025年後迅速激增,目前與關鍵字「2025年7月」相關的日文影片在YouTube上已有超過1400部,總播放次數超過1億次。
之後,關於地震的傳聞開始被翻譯成英文、泰文、越南文、印度文等多國語言向外擴散,其中又以華語地區最受歡迎,主要集中在香港和台灣。討論地震傳聞的繁中版YouTube影片超過220部,總播放次數超過5200萬次。
《NHK》指出,過去日本是極受香港旅客歡迎的旅行地點之一,2024年訪日的香港旅客人次高達268人,創下歷史新高。然而今年3月從香港訪日的人次僅有20.8萬人,較去年同期下降了9.9%。由於前往日本的需求急遽減少,導致日本與香港之間的來回航班也開始減班,如2024年11月才開通「德島縣-香港」定期航班,已宣布從5月起減為每週2班。而在仙台、福岡、札幌等航線也出現類似情況。
另據香港遊行社「縱橫遊」發布消息,自今年2月起,香港往日本的旅行團預約便出現減少,4月復活節連假業績僅有去年同期的一半,今年夏季的日本旅遊訂單也出現相應減少,不少旅客都紛紛改選擇澳洲或杜拜做為夏季出遊的目的地。
《NKK》在香港實際採訪一對夫妻,妻子告訴記者:「因為Facebook、YouTube,甚至新聞都在說『日本可能會發生大地震』,所以我感到很害怕,不想這時候去日本。當然我希望不要發生地震。」丈夫也在受訪時指出:「因為香港幾乎不會遇到地震,所以我們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應對地震。再說我們也不像日本人那樣接受過嚴格的疏散、避難訓練,如果在日本旅遊的途中遭遇地震,根本不知道該去哪裡避難。」
面對地震傳聞,日本政府及各地方首長多次出面闢謠,日本氣象廳亦強調:「一般而言,能夠明確預知地震發生時間與地點的資訊,皆可視為謠言。」
日本內閣府防災部門的X帳號也在24日發文,「由於以現有的科學知識,尚難以預測地震發生的特定時間與地點,因此請大家平時就做好防災準備,例如確認避難場所與避難路線、固定家具等。此外,一但感受到搖晃,或是發布了海嘯警報,請務必立即避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