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黎冠志/台北報導

▲財經人士怒批美國施壓才讓台幣漲是造謠言論,部分政治人物散播假訊息的同時更是傷了經濟。(圖/資料照)
各家媒體昨(6日)接力報導韓國央行總裁李昌鏞在義大利米蘭的記者會,並紛紛以類似「美國施壓造成亞洲貨幣升值」的文字作為標題,藍營立委王鴻薇等也跟進,指控總統賴清德與央行總裁楊金龍被打臉。但陸續有媒體發現,查詢韓國央行行長的完整談話,並沒有所謂證實美國施壓,包含台灣與日本官方,也陸續對外說明對美談判並不包括匯率,光看談判團隊沒有相關代表就可以知道。對此,有財經圈人士批評,匯率是高預期心理的經濟穩定指標,現在證實原文並沒有這樣的說法,而部分政治人物卻貿然散播假訊息,政客爽了的同時,卻傷了經濟。
不僅媒體陸續發現,權威財經研究機構,中華經濟研究院的院長連賢明也在同仁翻譯後發現,南韓報導的原文和台灣翻譯後的意義有相當出入。韓國媒體的原文是「目前還不清楚美國在匯率問題上有何要求、下一步將如何推進、對亞洲各國提出哪些共同要求,還是分別提出要求,企劃財政部正在進行工作層面的溝通,因此幾週後情況應該會更加明朗,但我們對美國的具體要求還不甚了解」。根據韓國國家官方通訊社(YNA)報導,李昌鏞對於匯率協商回應的原文為「我不太清楚美國到底是想要強勢美元還是弱勢美元。」,並沒有台灣部分政治人物所說的「證實美國施壓」一事。
財經人士指出,過去日本也被市場懷疑談判過程可能會觸及匯率議題,因此引發日圓一度大幅升值。但上周美國與日本舉行了第2次關稅談判協商,日本談判代表經濟財政大臣赤澤亮正指出,在關稅談判上,雙方進行了深入的談話、預計會在5月中旬以後再度進行部長級協商,不過未談到匯率等議題。消息證實後,日圓匯率也開始走貶,甚至一度逼近146關卡。
對於這類誆稱美國除了課徵關稅之外,也正透過談判強力要求亞洲各國貨幣升值的說法,台經院董事長吳中書也正面回應,表示過去日圓曾經大幅升值,但最後發現對日本的貿易順差沒有太大影響,如果這段期間各國匯率升值,反而將導致美元大幅貶值,美國的通膨勢必會更加惡化。中經院院長連賢明也持相同看法,表示川普現在最擔心的應該是關稅實施後會不會演變成通膨,在這個時間點要求亞洲貨幣升值,剛好造成進口價格上升,白白增加許多通膨的風險,常識上不合理,邏輯上也不可能。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此刻正極力避免通膨,美國聯準會(FED)預計本周公布利率決議,如果為了刺激經濟而降息,可能加劇由關稅或供應短缺帶來的短期通膨壓力。Fed不會放棄對抗通貨膨脹的努力,預計聯準會在沒有看到消費者支出放緩和失業率上升的明確跡象前,為了持續對抗通膨,可能不會選擇降息。
財經人士痛批,目前各國政府都公開表明,匯率升貶與關稅談判議題無關,但仍有人傳遞不正確的消息,讓市場產生誤判與不必要的恐慌,甚至有政客藉此議題打擊政府,最後只是爽了政客卻重傷台灣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