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川普關稅強攻失效?專家揭美中製造業「難脫鉤」關鍵 網虧:慢慢偉大吧

財經中心/王文承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祭出高額關稅,試圖切斷對中國的製造依賴(圖/翻攝自X@Donald J. Trump、新華網)

▲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祭出高額關稅,試圖切斷對中國的製造依賴(圖/翻攝自X@Donald J. Trump、新華網)

美國總統川普大動作拋出「關稅核彈」,對中國祭出高額關稅,試圖切斷對中國製造業的依賴,促使兩大經濟體走向脫鉤。然而,美國知名科技媒體《WIRED》的調查顯示,多數美國中小企業仍深度依賴中國製造,生產線難以輕易轉移,引發廣大網友熱議。

根據《WIRED》報導,許多美國企業主普遍認為,中國已成為全球製造業的標竿。即便面對再高的關稅壓力,產業仍難以輕易轉移生產線。隨著中國製造業競爭力持續提升,不僅具備低廉的人力成本,其技術能力也已達到令美國企業難以匹敵的程度。在此背景下,多數美國企業只能被迫承受因高關稅所帶來的額外成本,顯示出對中國製造依賴的結構性問題仍未解決。

一名網友在網路論壇《PTT》轉貼新聞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向全球關稅大戰中,中國祭出稀土限令,掐住美國軍工業痛點,美歐貿易談,判陷入僵局,歐盟代表坦言無法理解美國到底想要什麼。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發文痛批:「中國知道自己要什麼,美國卻連自己在幹嘛都不知道。川普政府對貿易一無所知,錯把出口當成目標,卻忽略真正的利益來自進口。」

克魯曼(Paul Krugman)在自己的專欄指出,中國能輕鬆轉向巴西購買農產品,反觀美國卻難以替代來自中國的關鍵工業品與零件。這將重創供應鏈,再度引爆如疫情期間的缺貨與通膨,尤其中傷川普聲稱要「復興」的製造業。

克魯曼形容,美中貿易對決更像是中國「帶槍來打仗」,美國卻「只帶了一把刀」。中國即便失去出口,也能透過補貼、內需刺激穩定經濟,反觀美國若失去對中進口,替代來源難尋,衝擊更大。

貼文曝光後,一票人紛紛留言,「美國慢慢偉大吧!!」、「川普以為中國人只是在縫衣服釘鞋子,隨便就能轉移」、「能教訓美國的只有中國了,美國想跟吃草能活的種族拼」、「美國人智商堪憂的也不少」、「中國製造效率高產量大品質穩,印度越南印尼望塵莫及」、「光薪資差距就很難彌補了,轉移生產線也不是打電動點幾下就能搞好,川普太衝了」、「有些低利產業人力成本佔很高,你美國人去做?怎麼可能」。

#川普關稅戰暫緩90天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立院大現場直播中LIVE】「反戒嚴」公投 朝野黨團協商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