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無可取代!美、中依賴台灣晶片 外媒揭雙方難擺脫原因

財經中心/王文承報導

儘管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雙方卻難以擺脫對台灣半導體的深度依賴。(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儘管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雙方卻難以擺脫對台灣半導體的深度依賴。(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紐約時報》報導指出,隨著美中貿易戰愈演愈烈、互徵關稅持續升溫,雙方卻難以擺脫對台灣半導體的深度依賴。這項結構性問題,已成為美中在科技與國安政策上無法迴避的難題。

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特別是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TSMC)的存在,讓台灣成為兩大強權角力的科技樞紐。美中皆將其視為潛在的國安風險,並積極推動本土晶片生產。

然而,報導指出,重建台灣數十年累積的產業基礎,在短期內幾乎不可能實現,無論對中國或美國都是艱鉅挑戰。兩國正採取不同策略處理對台積電的依賴問題。

美國方面,川普政府近期啟動對晶片進口的國安調查,恐引發產業新一波震盪。晶片大廠輝達(NVIDIA)透露,政府已通知未來對中國出口AI晶片需提出許可申請。此外,川普也曾公開批評,台灣「偷走美國的晶片」。

與此同時,中國則透過貿易策略作出調整。上週,一家國營背景的貿易協會宣布,將部分高階晶片排除在對美關稅之外。專家指出,此舉反映出中國對這些晶片的強烈需求,不願讓技術進口受阻於貿易戰。

此政策意味著,儘管許多高階晶片是由美國企業(如輝達、蘋果、高通與超微)所設計,但由於這些晶片實際在台灣製造,中國不會將這些晶片視為「美國製造」產品,因此不會對其課徵報復性關稅。

然而,拜登政府曾以聯邦補助金吸引晶片廠落腳美國,川普則是利用關稅威脅,試圖逼迫台積電等大廠加碼投資。智庫蘭德公司資深技術顧問古德瑞奇(Jimmy Goodrich)指出,中國的新策略確實削弱美國歷屆政府想要復興本土半導體產業的努力。

目前全球多數高階晶片仍集中在台灣生產,台積電等企業經過40多年深耕,已建立起完整產業鏈。川普早在總統任內就批評台灣在晶片製造上的「不公平優勢」,而中國此次選擇豁免台灣晶片的關稅,則被外界解讀為間接承認對台灣技術依賴。

生產一枚半導體晶片需要橫跨多國企業協作完成。隨著川普政府試圖重新制定全球貿易規則,晶片每跨越一道國界就可能面臨新關稅,導致生產成本持續攀升。

半導體材料諮詢公司Techcet執行長Lita Shon-Roy指出,若美中雙方無法達成協議,將推高晶片及相關消費性電子產品價格。他警告:「若全球兩大經濟體拒絕妥協,最終只會兩敗俱傷」,並表示「目前業界所有人都在密切觀望後續發展」。

#川普關稅戰暫緩90天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