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胡時瑛、何正鳳/高雄報導
高雄是螺絲產業的重鎮,過去包括美國也一直都是大客戶。依照財政部的統計,高雄金屬加工製品產值有2330億,其中輸出美國的產值大約佔24%,也就是564億,螺絲、螺帽就佔了超過9成,現在面臨加重關稅,緊接而來的可能是庫存壓力。高雄岡山有一間扣件製造商,則積極布局歐洲、澳洲和東南亞市場,降低關稅衝擊。

一顆顆螺絲機器化生產,尺寸、規格、大小一致,這間位在高雄岡山的扣件製造商製造多種螺絲,100%台灣製造,現在面對美國對台加重關稅,業者還能夠老神在在,因為早就分散風險。

翊創公司總經理陳顗任:「跟別的不太一樣,就是台灣的廠商幾乎9成9以上都做代工,我們公司是6成做代工,然後4成是做自己的品牌,我們在東南亞,像印度、像泰國、像柬埔寨、像緬甸、像越南這些國家,我們都是做自己的品牌。」
這間公司的螺絲外銷除了美國,還有澳洲、東南亞、非洲和歐洲,做到了分散市場。

翊創公司總經理陳顗任:「短期內的衝擊可能是(美國)客人會先暫停出貨吧,(關稅)施行的細則好像還沒有出來。」
台灣的螺絲產業近年來陷入低潮,現在又遇到美國提高關稅,螺絲產業要出口困難重重。依照財政部的統計,高雄金屬加工製品產值有2330億,輸美的產值大約佔24%,也就是564億,其中螺絲、螺帽佔比超過9成。

螺絲螺帽業者陳永和:「螺絲、螺帽已經不好很久了,妳說會煩惱嗎,這也沒有辦法,自己要怎麼樣產業升級,我覺得比較有未來。」
過去美國是我國螺絲業的大客戶,未來面對成本提高、庫存壓力,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協助螺絲扣件產業,得想想如何加快多方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