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黃韻璇報導

▲〈兒時記趣〉不只有講到癩蛤蟆。(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上學時國文課本裡一定會有這篇文章,沈復《浮生六記》的〈兒時記趣〉,其中幾個句子「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鞭數十,驅之別院」,都讓人印象深刻,不過你知道嗎?國文課本裡〈兒時記趣〉的內容其實刪了最後一段,原因竟是「兒童不宜」。
律師林智群2日就在臉書粉專分享沈復《浮生六記》的〈兒時記趣〉:「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林智群表示,「大家有沒有覺得很奇怪,兩蟲相爭,都被癩蛤蟆吃掉,然後呢?」課本裡文章到這裡就結束,看起來有點奇怪,但其實文章還有後半段,只是被國立編譯館刪除了,因為「兒童不宜」。
後半段內容是,年長思之,二蟲之鬥,蓋圖奸不從也,古語云:「奸近殺。」蟲亦然耶?貪此生涯,卵為蚯蚓所哈,腫不能便,捉鴨開口哈之,婢嫗偶釋手,鴨顛其頸作吞噬狀,驚而大哭,傳為語柄。此皆幼時閑情也。
白話文的意思就是,長大後回想,兩隻蟲在打架,應該是求歡不成!古人說:「奸邪會招致殺身之禍。」蟲不也是嗎?因為成天顧著蹲在地上看蟲,下體被蚯蚓咬了,腫到無法小便,奴婢抓了隻鴨子要幫我解毒(古人認爲鴨子口水可以解毒),但不小心鬆了手,鴨子張大嘴好像要把我的小弟弟吃掉一樣,我嚇得爆哭,從此成為大家的笑柄。這就是我的兒時記趣。
律師林智群分享這後半段內容,他透露,自己當年真的有買《浮生六記》,翻到〈兒時記趣〉時,才覺得很奇怪怎麼多了一段。林智群直言「看蟲抓癩蛤蟆,哪裡有趣?後面發生的事情才有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