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台灣有事川普惦惦? 台學者:台應強化嚇阻力、別逼川普掀底牌

記者連國程/綜合報導

中共解放軍26日在我西南海域無預警劃設臨時操演區,並宣稱進行射擊訓練,國防部立刻派出兵力回應,總統府嚴厲譴責。被問到台海安全議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拒絕評論,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過去則多次重申反對中國武力犯台。學者楊一逵分析,川普跟盧比歐對台立場一致,川普可能是不想現在掀底牌,避免削弱嚇阻中國的力道。

川普(中)26日拒絕評論是否出兵保衛台灣。(圖/翻攝自川普X)

▲川普(中)26日拒絕評論是否出兵保衛台灣。(圖/翻攝自川普X)

美國總統川普26日在白宮受訪,被問到美國是否允許中國武力控制台灣的問題時,他一反平時的侃侃而談,拒絕評論:「我從不對此發表評論」、「我永遠不想把自己放在那個位置。」他還說打算與中國建立良好的關係,包括跨國投資,儘管他在2月初剛對中國商品全面加徵關稅。

中國從未放棄武力侵犯台灣的野心,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在對台議題的表態顯然比川普更明確且強硬。他在福斯新聞26日播出的專訪片段重申,美國反對任何強行或脅迫改變台灣地位的行為,這是多年來的立場,不會改變。如果半夜接獲情報指出中國侵略台灣,美國將履行承諾,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北京也了解這點。盧比歐曾與前總統蔡英文及總統賴清德會面,被視為友台派。

盧比歐還補充:「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軍備來回應中國的威脅,我們製造跟軍艦的速度快要跟不上腳步。我們做出一艘軍艦時,中國可能都做好十艘了,總統已經準備好改善這情況。」

盧比歐說,面對日漸強大的中國,美國必須正面回應。他稱,川普一上台就實施關稅政策,正是因為要增加國內產能,讓美國可以不用依賴中國,因為從礦產到製藥,已經美國有太多產業拱手讓給中國。對於印太地區的和平,盧比歐說美國必須「在場」。中國試圖把美國趕出印太地區,但美國是太平洋國家,不會放棄與日本、南韓的關係。

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助理教授楊一逵分析,川普的立場就是美國對台海情勢一貫的立場。若美國現在掀底牌,不僅將減少美方對台海危機反應的時間與彈性,甚至可能會削弱對中國嚇阻的強度,讓美方於印太的基地處於危險之中。楊一逵進一步指出,事實上,從川普上任後釋放出的諸多訊號來看,可以知道美國對台海及印太地緣安全的承諾並未改變。以台灣來說,川普就職後的一個月後,一艘美國海軍勃克級(Arleigh Burke-class)的飛彈驅逐艦(USS Ralph Johnson)與探路者級(Pathfinder-class)的測量船於2月上旬穿越台灣海峽,展現美國護衛台海自由與開放的決心。美國國務院的官方網站在敘明對台關係時也呈現微幅調整,不僅移除「不支持台獨」的字句,也更凸顯美方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的立場。

楊一逵補充,雖然整體而言,美國對台的政策並沒有改變,依舊遵循《台灣關係法》、三個公報與「六項保證」,但這些細微的調整釋放出美方對台立場支持與承諾的延續。川普政府日前也解凍部分美國國務院政軍局的計畫,其中包括用於台灣的8.7億美元(約285億元台幣)與菲律賓的3億美元(約98.4億元台幣)。加上川普上台後,美國官員與日本,澳洲,菲律賓等印太重點國家來回穿梭與聯繫,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公開表示川普支持「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就可以看出美國對於維護印太區域安全,和平及穩定的承諾及態度沒有改變,因為這符合美國的利益。

針對護衛台灣海峽與整個印太水域的自由與開放議題,楊一逵認為,川普與盧比歐的立場是一致的。美方在因應台海與印太危機時,若能獲得更充裕的時間,更具彈性的空間,與更大的行動自由度,不被綁手綁腳,則對台灣越有利,也可產生更有效力的嚇阻。台灣要強化的應該是自身嚇阻的力量,讓台海危機不要發生,而不是一直假設嚇阻失敗,逼美方掀出底牌,限縮美方行動的自由度。一個強大與可自由行動的美國,是維護印太水域(包括台海)自由與開放的基本要素。

 
#川普課徵台灣32%關稅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